首页
>
资讯
>
中国原料药企业常见检查缺陷分析
出自识林
2023-05-30
2023年5月24日,识林联合北京大学知识工程与监管科学实验室,在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以及台州市局的支持下,在台州举办了“《药品GMP指南》(原料药和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分册)研讨交流会”。
在本次研讨会中,识林知识平台研究员,药品GMP指南(第2版)项目课题组王国旭博士做了《原料药企业的FDA检查缺陷研究》专题报告,报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原料药高频检查缺陷分析、原料药特有的高频检查缺陷和举例、中国原料药企业常见检查缺陷分析、原料药企业检查员举例分析、如何应对检查 – GMP审计工具简介。本文介绍第三部分:中国原料药企业常见检查缺陷分析。
王国旭博士统计分析了识林警告信数据库中2013年至今40封中国原料药中译警告信,在这40封警告信中,缺陷项总数为104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类缺陷项,总数为70条,占比达到67.3%。下表统计了出现频率最高的10类缺陷项的描述,以及在这40封警告信中出现的数量。可以看到,中国原料药企业差异大,top10缺陷项分布较为平均。
表1. 中国原料药企业高频检查缺陷项:top10
随后,王国旭博士将此前统计的原料药企业top10缺陷项与中国原料药企业 top10缺陷项进行了对比,来分析FDA对中国原料药企业检查的重点(见表2)。
表2. 原料药企业vs中国原料药企业 top10缺陷项对比
从表2中可以看到,中国原料药企业与原料药企业总体 top10缺陷项类别多数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足够的清洁程序来避免会改变原料药质量的污染或物料残留”这一缺陷项没有出现在中国原料药企业 top10缺陷项中,取而代之的是“质量部门未能审核并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批生产记录/文件”这一缺陷项,说明FDA对中国原料药企业质量部门对批生产和文件记录的审核是比较关注的。
“实验室控制记录未能包括构建标准符合性需进行的所有检验项目的全部数据”这一缺陷项在中国原料药企业中排名上升了两位,“未能在活动发生的同时进行记录”排名上升了5位之多。从图1中也可以看到,这两类缺陷项在中国原料药企业警告信中出现的比例显著高于原料药企业总体。由此可见,实验室控制记录完整性、同步记录等数据可靠性问题是FDA对中国原料药企业检查的重点。
此外,偏差调查和OOS调查无论是否在中国原料药企业,都始终是FDA检查关注的重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 中国原料药企业与原料药企业高频缺陷项总体差别不大。2. 数据可靠性问题仍是FDA对中国原料药企业关注的重点。
作者:识林-雪杉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原料药生产全过程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监控质量体系运行。
- QC(质量控制):负责原料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生产:负责按照GMP要求进行原料药的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合规。
- 工程:负责厂房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符合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领域的原料药生产,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发布机构为国际通用标准。 文件要点总结: 原料药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调了从质量管理到生产控制的全过程管理。首先,文件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机构职责,特别强调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定了自检、产品质量回顾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人员方面,规定了资质、培训和卫生要求,确保员工符合岗位需求。厂房与设施章节详细规定了设计建造、公用设施和特殊隔离要求,以保证生产环境的适宜性。设备章节则涉及设计建造、维护保养、校准和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文件还特别提到了无菌原料药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工艺、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这些都是确保原料药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