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FDA 局长谈罕见病加速,裁员和新冠疫苗再评估
出自识林
FDA 局长谈罕见病加速,裁员和新冠疫苗再评估
2025-05-06
3月份刚上任的FDA局长Marty Makary近期在多个公开场合积极发声,阐述其对药品审批流程改革、罕见病药物加速审批以及新冠疫苗接种政策的最新观点。在4月25日的媒体采访中,Makary阐述了多个议题,从中可以窥见可能即将到来的多项政策变革。
回溯识林数据库可见,FDA自从2月份以来就未发布新的技术指南,极少数明显的政策导向包括推动削减动物试验,以及将药企代表移除出专家咨询委员会。
罕见病药物审批新路径:“合理机制”途径
Makary在采访中强调,对于罕见病药物的审批,FDA需要探索更为高效的路径。他提出了“合理机制(plausible mechanism)”的概念,即在某些罕见病的药物审批中,可以不依赖传统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他指出,对于那些仅影响少数患者的疾病,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既不现实也缺乏必要性。例如,对于仅影响几十名儿童的罕见病,要求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可能会严重阻碍药物的研发和上市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立场与FDA此前的政策方向一致。被迫离职的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主任Peter Marks曾倡导利用现有的加速审批通道(Accelerated Approval Pathway),该通道基于替代终点(surrogate endpoints)来加快罕见病药物的审批。然而,Makary提出的“合理机制”是否会与现有的加速审批通道独立运行,或者作为其补充,目前尚不明确。
Makary进一步指出,对于更广泛使用的药物,或许可以减少对随机对照试验的要求。他建议,对于某些药物,或许只需要进行一项而非两项随机对照试验,并在药物获批后进行持续监测。这个观点是药企喜闻乐见的。
关于裁员,声称不涉及科学家和审评员
在采访中,Makary还回应了关于FDA近期大幅裁员的争议。他声称,这些裁员并未涉及FDA的科学家或审评团队成员。然而,这一说法与多家媒体的报道存在出入。根据Endpoints News等媒体的调查,FDA的裁员确实涉及到了医疗器械审评人员以及免疫肿瘤办公室的员工。《纽约时报》也报道称,FDA已经重新雇佣了一些被裁撤的食品安全实验室的科学家,再结合之前FDA曾紧急召回部分医疗器械审评人员,这至少侧面说明科学家和审评员并非完全安全。
此外,还存在一个业界始料未及的影响。前FDA局长Scott Gottlieb在CNBC采访中提到,由于一些FDA审评人员正在寻找行业内的工作机会,导致数百名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人员不得不回避(recuse)某些申请。一位匿名的现任FDA员工向媒体证实了“数百名”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人员因潜在利益冲突而回避相关审评工作,而另一位FDA内部人士也证实了审评人员的回避和进一步离职情况,但无法确认具体规模。
Makary试图通过解释FDA机构规模的增长来为这些人员调整辩护。他指出,FDA的员工人数从2006年的约9000人增长到“几个月前”的超过19000人,员工总数在过去几年中增长了100%。他似乎在暗示,如今的裁员规模并没有听起来那么令人担忧。
新冠疫苗接种政策的再评估
Makary在采访中还涉及了新冠疫苗接种政策的调整。他提到,尽管他本人并不清楚卫生部长小肯尼迪正在考虑的具体行动,但如果将新冠疫苗从儿童疫苗接种计划中移除,他相信“这将受到许多美国人的欢迎”。这一观点与近期的调查数据相呼应,数据显示,新冠疫苗在家长为儿童接种的优先级中并不高。
此外,Makary还透露,他本人并未接种任何新冠疫苗加强针。
关于米非司酮(Mifepristone)的立场
在采访中,Makary还被问及对米非司酮(一种堕胎药)的立场。他明确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对米非司酮采取行动。他指出,关于米非司酮安全性的新数据正在不断涌现,这些数据将在未来的任何政策调整中被考虑。
他的原话是“我们不会基于尚未看到的数据采取行动”。这似乎表明,尽管米非司酮在政治上存在争议,但FDA的决策仍将基于科学数据和证据。
堕胎药政策是特朗普的政治筹码之一,《华盛顿邮报》就曾报道过,美国女性在特朗普上任前囤积堕胎药。
识林-实木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