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
查找内容:
替换为:
全部替换
插入链接
链接网址:
链接显示标题:
请选择网址类型
点我插入链接
插入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显示标题:
请选择文件类型
点我插入文件
发现错误 发表观点

原文内容

反馈意见

提交 正在提交..... 反馈历史

复制下面的地址分享给好友

确定 正在提交.....
train

你好,

关闭
提交 重做 重新开始 关闭
跳转
  • 新建同级
  • 新建子级
  • 删除
  • 重命名
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公开

取消 确定

1. 基本信息
姓名:
企业:
职位:
联系方式:
邮箱:
2. 请在此填写您的问题,我们将优先安排答疑
提交

报名成功!
课程观看链接如下:
请添加课程助理微信,获得更多信息:
确认
确定
取消 确认

识林

  •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 主题词库
  • 帮助中心
  •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 30天免登录

    忘记密码?

【周末杂谈】监管透明的正反面例子

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监管透明的正反面例子

页面比对

出自识林

【周末杂谈】监管透明的正反面例子
周末杂谈
页面比对
笔记

2021-05-16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FDA器械监管似乎要比药品监管透明的多

据美国FDA官网数据,药品中心预算的65%来自企业付费(PDUFA和GDUFA),器械中心预算的34%来自企业付费(MDUFA)。付费是按FDA与行业的协议,作为法律经国会批准生效。协议的主要内容,一是行业承诺每年给FDA多少钱,二是FDA承诺审批绩效考核达标。协议每5年谈判签署一次,今年正是谈判2022年开始生效的新一轮付费协议的关键年头。

鉴于企业付费在药械监管预算中的占比,这些协议的谈判,无论对FDA还是行业,甚至是公众,都是很重要的事,尤其是药品中心,其2/3的雇员都是付费协议雇来的。这样的大事,对素以透明监管著称的FDA,理应做的公开透明才是。

但事实不是这样。

半年前,识林曾报道FDA在仿制药付费协议(GDUFA)谈判信息披露方面的奇怪做法【周末杂谈:这也算透明?2020.11.22】。到那时至,FDA与仿制药行业已经开了6次谈判会,每次5小时,每次会后FDA都发布会议纪要,但其中关于会议讨论内容的部分,只有寥寥几行,概括的很,纯属走形式。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谈判,不是普通会议,不能太透明公开。若真是这样的话,那FDA不愧是持之以恒,上个月协议谈判会议纪要的报告本色不变,内容部分总共只有长长短短的5行字。

相比之下,新药付费协议(PDUFA)谈判的会议纪要稍好些,但也没好到哪去。今年1月谈判会议纪要的内容部分,才1页半纸。但也是走形式,读上去感到谈判双方只是共度了愉快时光。还唯恐没说清楚,纪要在最后强调,讨论中没有明显的争执和不同意见。

再来看今年3月器械付费协议(MDUFA)谈判会议纪要的内容部分,满满4页纸,详述了FDA与行业的共识和分歧,包括针锋相对的分歧,干货满满。现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 FDA不同意行业的观点,即FDA在执行目前的5年付费协议上,绩效未达标。FDA不同意行业的说法,即FDA多次违反了在数字医疗审评方面的承诺。但行业坚持自己的意见。
  • FDA认为在缺陷信方面,绩效达标。行业不认同。双方的分歧是:行业认为,每一封缺陷信都应含有一段说明,指出判为缺陷的理由;FDA认为让每一封缺陷信都达到这个目标,应是追求,而非现实目标。行业赞赏FDA的追求,但坚持自己的意见。
  • 行业一定要FDA明述给出缺陷的理由,这样企业才能明白FDA的要求,才会在未来避免缺陷。FDA认为企业应着重提高注册申报的质量,而不应拘于避免缺陷。FDA和行业同意继续讨论此分歧。
  • FDA认为器械行业付费太少,才是药业付费的1/7。行业不认同,因为药企的收入一般比械企的高很多。行业认为,器械监管的预算应主要来自公共财政,行业付费只应作为补充。
  • FDA认为当前5年协议中未用完的钱,可自由支配。行业认为,剩余的钱应用在双方都感兴趣的项目上,以及在器械审评积压的情况下FDA居然还有剩余的钱,说明FDA在人员扩充方面失职。
  • FDA解释人员成本分三部分:工资和福利,房租,及其它成本。行业认为FDA需要具体解释房租和其它成本是如何计算的,例如一次性的IT系统更新是如何分摊的。FDA表示愿意考虑。
  • FDA认为其完成了92%的人员招聘计划,计划招189人,招到了174,只剩15人待招。行业认为FDA应更具体地说明行业付费是如何用到人员招聘上的,并解释清楚“什么是人员招到了”,并强调行业付费只能用在招聘注册审评人员上(不包括合规监管人员,译者注)。

这才像谈判会的会议纪要!

器械中心和药品中心同属FDA,怎么在监管透明上有这么大差别呢?时常听人说器械比药品的发展前景好。从企业付费谈判这件事上看,器械中心的做法,要比药品中心磊落的多,更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更容易树立威望,因而也就会使监管更有效,从而让器械行业的前途更光明。

作者: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 admin@shilinx.com 。

取自“https://login.shilinx.com/wiki/index.php?title=%E3%80%90%E5%91%A8%E6%9C%AB%E6%9D%82%E8%B0%88%E3%80%91%E7%9B%91%E7%AE%A1%E9%80%8F%E6%98%8E%E7%9A%84%E6%AD%A3%E5%8F%8D%E9%9D%A2%E4%BE%8B%E5%AD%90”
上一页: 【一周回顾】2021.05.10-05.16
下一页: FDA_就评估肽的临床药理学方面的考量因素征求意见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 【周末杂谈】疫苗与全球化
  • 【周末杂谈】疫情过后,特事特...
  • 【周末杂谈】疫情之后国际药品...
  • 【周末杂谈】疫苗当先,众人挣...
  • 【周末杂谈】疾病意识宣传与药...
热点新闻
  • ICH 发布新 Q1 稳定性指南...
  • 【直播】25年4月全球法规月报...
  • 【识林新文章】中国无菌附录对...
  • 【识林新工具】AI知识助手,AI...
  • VHP(过氧化氢蒸汽)的“脆弱...

 反馈意见

Copyright ©2011-2025 shili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识林网站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650号-2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78号
请登录APP查看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