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USP 发布首份“脆弱”药品清单,100种药物存短缺风险
出自识林
USP 发布首份“脆弱”药品清单,100种药物存短缺风险
2025-03-12
2025年3月4日,美国药典(USP)发布了其首份《脆弱药品清单》(Vulnerable Medicines List, VML) ,列出了100种存在短缺风险的药品,旨在通过预判和干预,减少因供应链断裂导致的医疗危机。
清单的由来: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
USP 在2023年发布的《全球公共政策立场》 中提出,需建立“脆弱药品清单(VML)”以识别高风险药物,推动供应链韧性建设。USP全球外部事务高级副总裁Anthony Lakavage指出:“现有资源多在短缺发生后提供分析”,VML作为预防性工具,旨在帮助制造商、采购组织和政策制定者识别具有较高短缺风险的药物,在短缺发生前“先发制人”。
USP确定 VML 的过程包含两个关键步骤:
Step1:确定基本药物
参考现有清单:使用 WHO 和 FDA 的基本药物清单来对应在美国广泛使用的药物。根据使用模式的差异,分别创建了急性用药(如抗生素 ,短期使用)和慢性用药(如胰岛素,长期使用)的清单。
生成复合指数:考虑到未包含在WHO和FDA基本药物清单中但在美国广泛使用的药物的公共卫生重要性,引入了覆盖率(reach)指标来评估药物在美国人群中的使用范围。采用混合数据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of Mixed Data,FAMD)方法生成了一个复合指数——“必要性(essentiality)”,它捕捉了有关每种药物的关键性(criticality)和覆盖率的最重要信息,反映了药物对患者、人口和医疗保健系统的特殊价值。
Step2:评估供应链弱点
预测短缺风险:使用USP药品供应地图(Medicine Supply Map) 的预测短缺风险分数来衡量药品供应链中断的脆弱性。该分数评估了 100 多个脆弱性因素,包括制造复杂性、产地集中度、短缺历史和定价,并估计药物在未来12个月内短缺的可能性。短缺风险分数高于50%的药物被认为是高度脆弱的,而分数低于50%的药物则从分析中剔除。
排名和筛选:再利用Step1生成的复合指数,对Step2处理后的药物进行排名,列出脆弱药物。然后,通过专家评审过程,考虑可用药物替代品,进一步缩短清单,最终得到总计100种脆弱药物。
此次分析涵盖了约 2300 种药物,最终列入清单的有49种慢性用药及51种急性用药,治疗类别涵盖疼痛管理、肿瘤、医院用溶液(hospital solutions)和抗菌药物。清单中71%的药物为注射剂 ,包括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肝素钠注射液等基础医疗必需品。口服固体制剂 如片剂 和胶囊 是第二大类,占比 15%,其他剂型 (包括粘膜剂、吸入剂 和口服液)合计占比不足15%。清单上的100种药中 16 种未被列入 WHO 或 FDA 的必需药物清单,但因其高覆盖率和易短缺性被纳入此次清单。
USP指出,截至 2025 年 1 月,清单上的药物有 61% 并未短缺,但认识到它们的高度易短缺性,有助于制定主动的缓解和预防策略,降低其脆弱性。
美国的药物短缺
供应链风险和药品短缺 在美国长期存在。根据美国FDA数据 ,2023年美国市场共报告了超过200起药品短缺事件,涉及抗生素、化疗药、急救药物等关键品类。严重短缺迫使FDA不得不寻求替代方案,包括曾经未经审批直接从我国药企进口短缺抗癌药 。供应链的复杂性更是加剧了这一挑战。以注射剂为例,其生产高度依赖少数原料药 供应商和特定生产线,一旦遭遇地缘政治冲突 、自然灾害 或质量事故 ,短缺风险陡增。
药物短缺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在法律支持下,美国配药商有权自行生产被FDA认为是短缺的药物供给医院,但一旦涉及到“重磅炸弹”药物如司美格鲁肽 ,其利益纠葛相当复杂,给FDA制造许多麻烦。
识林-白蜡
识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原料药生产全过程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监控质量体系运行。 QC(质量控制):负责原料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生产:负责按照GMP要求进行原料药的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合规。 工程:负责厂房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符合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领域的原料药生产,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发布机构为国际通用标准。
文件要点总结: 原料药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调了从质量管理到生产控制的全过程管理。首先,文件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机构职责,特别强调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定了自检、产品质量回顾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人员方面,规定了资质、培训和卫生要求,确保员工符合岗位需求。厂房与设施章节详细规定了设计建造、公用设施和特殊隔离要求,以保证生产环境的适宜性。设备章节则涉及设计建造、维护保养、校准和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文件还特别提到了无菌原料药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工艺、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这些都是确保原料药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QA:确保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符合本指南要求。 生产:遵循生产管理章节的指导,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性。 研发:在设计和选型设备时,参考本指南以确保设备符合生产需求。 临床:在产品实现和验证阶段,确保临床试验用药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口服固体制剂的化学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中国药企,包括大型药企、Biotech以及CRO和CDMO等。
文件要点总结:
质量风险管理 :强调了质量风险管理在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性,包括原则和工具的应用。生产管理 :明确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项目,如批次管理和清场管理。设备要求 :规定了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校验、清洗、维护和使用记录。生产过程控制 :概述了工艺设计和过程单元操作的详细要求,包括配料、粉碎、混合等。物料管理 :强调了物料的接收、储存、分发、退库以及检验与放行的管理。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