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美国仿制药政策的一项弊端
出自识林
【周末杂谈】美国仿制药政策的一项弊端
2025-04-27
当年推动仿制药发展的法律政策,其实也是后来限制仿制药发展的根源
美国的药物政策以创新为首。允许仿制药生存,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否则医保崩溃。我国的药物政策,在可见的将来,应以创新还是仿制为主,也许是值得讨论的国计民生问题。
提起这个问题,是因为过去这周的一些经历和观察。
一位外国友人来京住因服务质量高而誉满全球的酒店。陪同期间,笔者注意到了一些小事。
- 浴室脸盆的水龙头出水冲,下水流畅。淋浴喷头的出水方向一致(不是有些出孔被堵,水流方向杂乱)、水流充足,地上却不积水。马桶冲水后,很快安静,不会滴答滴答地漏水。
- 餐厅在准备自助餐时,看到一位年长的厨师给每个餐盘照相,同时还稍微地调整有些餐盘的摆放。笔者上前问:是为了确保摆放的规矩吗?他笑笑说:是的,我希望保有记录。
- 餐厅中还有一位高个男士,用手在一些柜子顶和门的上沿抹蹭,看看是否有灰尘。
- 笔者分别与酒店的四位服务人员闲聊:你们酒店的服务这么好,是因为工钱高吗?他们都回答,工钱并不比同类档次的酒店高。而且,几乎都给出了“标准的回答”,即:让住客高兴,我们就高兴。但多聊几句,有些人就说得多一点。其中一位说:在这工作,能学到很多,不仅是从雇主,还从住客,有些住客很有礼貌、很会待人。在这工作,心情好。
如果把服务也看成是产品的话,上述这些都是与产品质量和质量文化相关的。尤其是年长厨师自愿留记录的那句话,让我很感慨。留存药厂生产记录是法规要求,但多少药厂就是做不到。相比之下,政府对酒店恐怕没有餐盘摆放的法规要求,也不会要求酒店记录。但酒店却这样主动地做了。而且,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年长厨师觉得做记录不是负担,是他自己想做的。
笔者自问,为何会形成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企业和个人行为呢?一个解释是,酒店服务的好坏,是住客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花钱买服务。多花钱,买更好的服务。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买不错(假设市场秩序井然)。如果回报多,企业愿意多努力。
仿制药的药物政策问题在:高质量不带来高回报。严格讲,这话本身就是错的,因为高质量这个说法对药品而言,是伪命题。任何药企都不能说我的药品质量比你的药品质量好,也不能说对我的同一药品,这批的质量比上批好,这是美国法规所不允许的。
美国仿制药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法律规定几乎所有FDA批准的仿制药都与原研药疗效相等,所以仿制药无需做临床、做市场。虽节省了费用,但也限制了溢价空间、和产品改进的动因,只剩拼价格一条路。
这条规定,加上各州自己的立法和医保政策,导致很多药房无论医生开原研药还是哪种仿制药,都必须给患者抓最便宜的药。美国是用仿制药内卷式的残酷竞争来养创新药,而内卷的根源竟是当初促进仿制药快速发展的疗效相等性。也许从一开始,这就是原研药业的“战略规划”?!
美国可以这样做,因其仿制药主要是由印度和中国等国药企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本国仿制药业是死是活无所谓。我国恐怕就不能这么做了,无论在监管还是医保方面。
识林-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