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
查找内容:
替换为:
全部替换
插入链接
链接网址:
链接显示标题:
请选择网址类型
点我插入链接
插入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显示标题:
请选择文件类型
点我插入文件
发现错误 发表观点

原文内容

反馈意见

提交 正在提交..... 反馈历史

复制下面的地址分享给好友

确定 正在提交.....
train

你好,

关闭
提交 重做 重新开始 关闭
跳转
  • 新建同级
  • 新建子级
  • 删除
  • 重命名
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公开

取消 确定

1. 基本信息
姓名:
企业:
职位:
联系方式:
邮箱:
2. 请在此填写您的问题,我们将优先安排答疑
提交

报名成功!
课程观看链接如下:
请添加课程助理微信,获得更多信息:
确认
确定
取消 确认

识林

  •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 主题词库
  • 帮助中心
  •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 30天免登录

    忘记密码?

PICS 2023年报:哪些 GMP 文件在修订,修订进展如何

首页 > 资讯 > PICS 2023年报:哪些 GMP 文件在修订,修订进展如何

页面比对

出自识林

PICS 2023年报:哪些 GMP 文件在修订,修订进展如何
GMP
页面比对
笔记

2024-09-19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2024年9月16日,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发布了2023年年报。本文对年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整理,尤其是和GMP相关文件的修订情况。

中国申请加入PIC/S进度更新

NMPA于2023年9月22日正式递交了成员申请,并于2023年11月3日完成申请。年报中指出,PIC/S委员会委任法国国家药品和保健品安全局(ANSM)的Jacques Morénas作为报告员,领导PIC/S审计小组管理和监督NMPA的加入过程。

PIC/S和欧盟GMP指南和附录修订

GM(D)P协调小组委员会(SCH)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使GM(D)P指南文件与欧盟协调一致,特别是PIC/S GMP指南和附录。PIC/S-EU GMP指南章节和附录的修订情况如下:

  • 附录1 无菌药品生产

PIC/S GMP附录1已于2023年8月25日生效,与欧盟GMP附录1的生效日期相同。

在日内瓦(2023年5月)和曼谷(2023年11月)举行的会议上,委员会讨论建立一个新的联合执行工作组,致力于:解释修订后的附录1;支持组织培训活动,如PIC/S关于附录1的2024年度研讨会;修订与附录1相关的PIC/S指南文件,特别是:PI 012-3 关于无菌检查法的建议、PI 014-3 用于无菌生产和无菌检测的隔离器,以及PI 007-6 无菌工艺验证。

  • 附录4 除免疫药物外的兽用药生产和附录5 免疫兽用药生产

PIC/S兽用药产品工作组已与EMA起草小组合并,负责修订EU-PIC/S GMP指南附录4和附录5。基于附录修订的概念性文件(附录4修订概念性文件、附录5修订概念性文件),工作组于2022年向PIC/S和EMA提交了修订后的附录草案。然而,由于新的欧盟兽用药法规的实施,起草小组的工作已经在2023年初暂停,以避免可能的重复工作。

  • 附录6 医用气体的生产

2022年12月6日成功完成书面咨询后,GM(D)P协调小组委员会(SCH)同意支持EMA GMDP 执行工作组的提案,共同审查EU-PIC/S GMP指南的附录6。审查的目的是澄清附录6的规定,并纠正错误,例如欧洲工业气体协会(EIGA)在附录6第14段中发现的错误。年报中指出,没有计划对附录6及其条款进行实质性修订。将在EMA GMDP 执行工作组之下设立一个起草小组,并将邀请PIC/S参加。

  • 附录11 计算机化系统和通则第四章 文件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专家代表PIC/S参加了负责修订EU-PIC/S GMP指南第4章 文件和附录11 计算机化系统的EMA 执行工作组起草小组。EMA和PIC/S于2022年11月16日联合发布了修订附录11的概念性文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起草小组已经审阅了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收到的意见。

  • 附录15 确认和验证

委员会于2023年3月27日批准成立了一个共同的EMA-PIC/S起草小组,负责附录15的扩展,以涵盖原料药。

  • 指南文件修订

GM(D)P协调小组委员会(SCH)之下设立了八个工作组,负责编写新的PIC/S指南文件或修订现有文件。2023年积极开展工作的工作组包括:

共用设施中交叉污染控制(CCCISF)备忘录

共用设施中交叉污染控制(CCCISF)工作组编写过一份备忘录,目的是统一和标准化与控制共用设施交叉污染有关的术语,同时完成检查员在检查期间应该问的问题,特别是与风险管理有关的问题。

在2019年11月的富山会议上,委员会授权一个新的共用设施中交叉污染控制(CCCISF)工作组更新PI 043-1备忘录。工作组正在审查在PIC/S征求意见(第一步)期间(2023年10月20日结束)从成员国收到的修订意见。

  • PIC/S关于血液制品的指南文件

PIC/S血液制品指南文件修订工作组已修订了PE 005-3,并重命名为“PIC/S Good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Blood Establishments and Hospital Blood Banks”(PE 005-4),并将PI 008-3 Fileicon-pdf.png转化为血液机构和血浆仓库检查备忘录(PI 008-4),以和EDQ-EC血液机构良好实践指南(GPG)保持一致。

工作组正在修订并合并“PI 019: PIC/S Site Master File for Source Plasma Establishments”和“PI 020: PIC/S Site Master File for Plasma Warehouses”。合并修订后的场地主文件将和PIC/S 场地主文件(SMF)模板保持一致。

  • PI 006 验证主计划,安装和运行确认,非无菌工艺验证,清洁验证修订工作组

该工作组将对PI 006-3 PIC/S关于验证主计划,安装和运行确认,非无菌工艺验证,清洁验证的建议进行全面的修订,目的是删除与附录15 确认和验证的重复内容,并提供最新的解释。

第一步向成员国药监局征求意见于2020年11月27日结束。2021年,委员会同意向选定的企业及专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征求意见。由于其他承诺,委员会于2023年撤销了关于向利益相关者征求意见的决定,修订后的建议文件将在2024年完成。

计划修订

一些指南文件即将修订或正在修订:

  • PI 011-3 “Good Practices for Computerised Systems in Regulated “GXP”Environments”;
  • PI 023-2: “PIC/S Aide-Memoire on the Inspection of Pharmaceutical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ies”;
  • PI 030-1: “PIC/S Aide-Memoire on the Inspection of APIs”;
  • PE 010-4: “PIC/S Guide to Good Practic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dicinal Products in Healthcare Establishments(为了将EMA/EU肠外营养指南作为附录纳入);

新的专家组(Expert Circles)

PIC/S专家组由PIC/S委员会设立,以促进专门从事GMP特定领域(如血液制品、计算机化系统、药物活性成分、质量风险管理等)的检查员之间的讨论和信息交流。专家组定期开会,制定指南草案、建议等,并提供各自专业领域的培训。

2023年新增2个专家组:GCP专家组和GVP专家组,其历史可以追溯至2014年成立的GCP工作组和GVP工作组。工作组通过PIC/S联合访问计划(JVP)在培训领域非常活跃,并为开展GCP和GVP检查编写了JVP具体指南。GCP专家组包含一个ICH M10工作组以及一个计算机化系统工作组,GVP专家组包含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工作组。

在曼谷会议(2023年11月)上,委员会原则上支持荷兰医疗保健和青年监察局(IGJ)关于设立放射性药品工作组的建议。会议还讨论了建立人工智能工作组或专家组的可能性,但推迟了建立工作组或专家组的时间,这取决于对新工作组或专家组所涵盖的确切范围的进一步讨论。

在SCSD下运行的工作组

PIC/S战略发展委员会(SCSD)的职责是制定PIC/S的战略和未来政策,并就如何改进PIC/S的结构和运作,以及和PIC/S相关伙伴组织的合作提出建议。

  • 唯一设施标识符(UFI)

PIC/S药品企业唯一设施标识符(UFI)工作组于2016年成立,工作组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以定位生产场地。

2022年,委员会批准了工作组的一项提案,即以特定格式收集、验证和使用WGS 84地理坐标,以及设施的名称和地址、现有的国家标识符,以帮助识别全球制药设施,供国内和第三国检查。提案后续进行了修订,以纳入地理编码精确度字段。

2023年,唯一设施标识符(UFI)工作组就该提案的实施情况和相关挑战开展了一项调查。该调查已发送给PIC/S成员药监局,并规定了完成的最后期限。36个成员药监局已全部或部分完成调查。调查结果将于2024年与委员会分享。

  • 检查员安全

检查员(旅行)安全工作组(ISWG)成立于2016年,其目的是审议如何减轻影响检查员的健康、安全或与场地有关的风险。ISWG于2023年6月20日举行了虚拟会议,并讨论了重新启动和优先考虑哪些活动。

  • 检查信赖

调查显示,PIC/S 成员药监局每年进行7000多次检查,有些成员药监局并不信赖其他成员药监局的PIC/S检查报告。为了找到阻碍所在,委员会于2020年10月6日成立了检查信赖工作组(IRWG),IRWG准备了一份调查,并在2022年分发给成员药监局。工作组评估了35份回复,并在曼谷会议(2023年11月)上介绍了评估结果。检查信赖的主要障碍是(成员国)国内立法,其他障碍包括:信息可及性、语言、是否有专门的联络人、检查范围、检查频率和GMP证书的格式。根据调查结果,工作组提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建议:

中短期建议:

o 更新PI-048 GMP检查信赖指南,纳入检查信赖的明确定义以及从检查信赖调查收到的反馈;
o 制定一份备忘录,以协助监管机构进行旨在用于检查信赖的检查;
o 为成员药监局检查信赖联系人开发集中实时联系人列表;
o 建立一个小型试点,探索PIC/S单一检查计划(SIP);
o 开展案例研究/安排关于建立信任实践以及主动检查信赖如何运作的演示;
o 建立关于检查规划的具体操作PIC/S论坛,以促进对检查的更大信赖;

长期建议:

o 建立并持续维护一个包含GMP证书、检查报告和检查计划的集中数据库;
o 制定并实施流程,将检查信赖指标纳入PIC/S准入和重新评估计划;
o 审查PIC/S单一检查计划(SIP)试点的结果;
  • 远程评估

远程评估工作组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2022年,工作组制定了一份指导文件,涵盖了远程评估和混合评估(PI 056-1:远程评估指南),包括定义和具体指导,如风险管理。工作组还在制定一份备忘录(PI 057-1),涵盖远程/混合评估的准备和实施以及事后检查活动。两份指导文件草案于2023年8月14日分发给成员药监局征求意见(第一步),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30日。工作组正在审查收到的评论。

  • 修订PIC/S检查报告格式

为了使PIC/S SOP检验报告格式(PI 013-3)与PIC/S缺陷分类指南(PI 040-1)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关键、重大和其他缺陷的定义方面,GM(D)P协调小组委员会(SCH)开始修订PIC/S检查报告(PI 013-3)。

2023年3月13日,PIC/S成立了一个提议修订PIC/S检查报告格式(PI 013-3)的工作组,工作组正在讨论开发一种结构化数据格式,该格式将集成到电子系统中,并在新的PIC/S检查报告模板下提供。这项工作也与PIC/S参与ICMRA领导的制药[质量]知识管理系统项目(P[Q]KMS)有关。

识林-栀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法规指南解读:EMA Concept Paper on the revision of Annex 11

适用岗位(必读):

  • QA(质量保证部门):需密切关注计算机化系统在GMP环境下的合规性更新。
  • IT(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确保计算机化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 生产:需要理解计算机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监管要求。

工作建议:

  • QA:评估现有计算机化系统是否符合新指南要求,准备必要的更新或改进措施。
  • IT:更新数据管理策略,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 生产:与IT部门合作,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符合最新的GMP要求。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欧盟/欧洲经济区成员国及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参与机构的药品GMP附录11计算机化系统的修订。涉及化学药、生物制品等药品类型,包括创新药、仿制药、原料药等注册分类,由EMA和PIC/S发布,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企业类别。

要点总结:

  1. 数据完整性要求:新增对“数据在运动中”和“数据静止状态”(备份、归档和处置)的要求,强调配置硬化和集成控制以支持和保护数据完整性。
  2. 数字转型适应性:考虑更新文件以符合数字转型等新概念的监管期望。
  3. 系统验证和确认:明确验证(和确认)的意义,强调基于风险的方法,特别挑战系统的关键部分。
  4. 用户需求规范:用户需求应可追溯,且应作为系统验证的基础,需求规范应与实施的系统保持更新和一致。
  5. 审计追踪功能:强调审计追踪功能的必要性,包括用户识别、变更内容、时间戳和变更理由的记录。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
  • 生产
  • 研发
  • 临床
  • 注册

工作建议:

  • QA:确保所有生产活动符合GMP要求,监督无菌药品生产流程。
  • 生产:按照GMP要求执行无菌生产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 研发:在药品开发阶段考虑GMP合规性,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流程。
  • 临床:确保临床试验用药的无菌性和质量符合GMP标准。
  • 注册:在药品注册过程中提供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信息。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的无菌药品生产,包括原料药、制剂等。适用于欧盟地区的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

要点总结:

  1. 无菌药品生产环境:强调了对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严格控制,包括洁净室的分类和设计,以及对生产环境的持续监测。
  2. 质量风险管理(QRM):在整个文件中,QRM是确保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的核心原则,要求企业在设计和控制生产设施、设备、系统和程序时应用。
  3. 关键控制点:提出了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包括设施设计、设备操作、过程验证、环境监测和人员培训等。
  4. 污染控制策略(CCS):强调了CCS在无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的CCS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5. 无菌工艺验证:要求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包括无菌过程模拟(APS)和其他相关测试,以确保生产过程能够持续产生无菌产品。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质量保证):应深入理解文件中关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放行程序、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质量风险管理以及产品质量回顾的要求。
  • 生产:需了解生产区域布局、设备清单、生产过程验证以及物料管理和仓储的要求。
  • QC(质量控制):应掌握文件中对质量控制活动、物理、化学、微生物和生物测试的描述。
  • 注册:需关注文件中关于文件历史、适用范围、修订历史等信息,以确保注册材料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制药行业的所有类型药品(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等)的生产、包装、标签和重新包装操作。适用于所有制药企业,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以及原料药、创新药或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等注册分类。由PIC/S发布,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药品监管机构。

文件要点总结:

  1. 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制造商应建立并维护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风险管理(QRM)的实施和产品质量回顾。
  2. 人员与组织结构: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中人员的角色和职责,以及组织结构图的重要性。
  3. 生产与设备:规定了生产区域的布局、设备清单和关键设备的识别,以及清洁和消毒方法。
  4. 文件与记录管理:要求对文档系统进行描述,并说明文档和记录的存储或归档方式。
  5. 质量控制活动:概述了现场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和生物测试。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生物分析部门:负责执行生物分析方法的验证和样本分析,需全面理解本指南。
  • 质量保证部门(QA):确保生物分析活动符合指南要求,进行监督和审核。
  • 研发部门:在药物开发阶段需了解生物分析方法的应用和限制。
  • 临床研究部门:在临床试验中应用生物分析方法时,需遵守本指南的指导。

工作建议:

  • 生物分析部门:在进行方法开发和验证时,确保涵盖指南中提到的所有关键要素,如选择性、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等。
  • QA:制定检查清单,确保生物分析报告和验证过程符合ICH M10指南的要求。
  • 研发部门:在设计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时,考虑生物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限制。
  • 临床研究部门:在临床样本分析中,确保方法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及样本分析,包括非临床毒代动力学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试验各阶段,以及比较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研究。适用于ICH地区监管机构。

要点总结:

  1. 方法验证目的:证明生物分析方法适用于其预定目的,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2. 方法开发:定义方法设计、操作条件等,确保方法准备就绪进行验证。
  3. 选择性和专属性:方法必须能够在生物基质中区分并准确测量目标分析物。
  4. 校准曲线和范围:建立校准曲线以展示分析物浓度与仪器响应之间的关系。
  5. 稳定性评估:确保样品制备、处理、分析及储存条件不影响分析物浓度。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

一、适用岗位及工作建议:

  • 本文件为PIC/S发布的《共线设施的交叉污染检查员备忘录》,适用于以下岗位:
    • QA(质量保证部门):必读。应确保所有GMP检查包含交叉污染控制的QRM,并与产品的危害等级相适应。
    • 生产部门:必读。应根据产品的危害等级和生产设施的特点,制定和执行适当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 研发部门:参考。在新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考虑共线生产可能带来的交叉污染风险。
    • 注册部门:参考。在药品注册过程中,需考虑和说明共线生产对药品安全性、质量和效力的影响。

二、适用范围:

  •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原料药等的生产,特别针对在共用设施中生产具有“较高危害”等级的起始物料的产品。适用于不同PIC/S成员国的制药企业,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

三、要点总结:

  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应当”识别、设计并实施基于危害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QA系统结合GMP进行有效监控和定期审查。
  2. 检查员的评估重点:在GMP检查中,检查员“应评估”交叉污染风险管理的系统性过程,包括危害评估的完整性和设施设计的适宜性。
  3. 技术和组织措施:强调了技术措施(如厂房和设备设计)和组织措施(如阶段性生产和清洁确认)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减少交叉污染风险中的作用。
  4. 创新与灵活性:提到了制药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为共线生产带来更大的灵活性,但“必须”确保操作在必要时完全和全面地隔离。
  5. 健康基础限值:提及了为患者或目标动物设置基于健康的允许暴露限值,但“不规定”具体方法,相关指南在PIC/S PI 046中有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必读:

  • QA(质量保证)
  • RA(注册事务)
  • GMP Inspector(GMP检查员)
  • Regulatory Affairs(法规事务)

工作建议:

  • QA:确保生产流程符合GMP要求,监控远程评估流程。
  • RA:理解远程评估对注册策略的影响,准备必要的注册文件。
  • GMP Inspector:执行远程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和理由。
  • Regulatory Affairs:协调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确保合规。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PIC/S成员国的药品生产设施,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适用于跨国药企、大型药企以及Biotech公司。发布机构为PIC/S。

文件要点总结:

  1. 远程评估流程: 强调了通过远程评估来确认海外设施的GMP合规性,避免现场检查的重复。
  2. 资源优化: 鼓励监管机构优先分配资源,提高全球检查资源的效率。
  3. 信息获取: 明确了获取GMP证书或检查报告等信息的流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进行评估。
  4. 风险评估: 提出了触发现场检查的风险因素,如信息不完整或GMP证书不覆盖相关产品。
  5. 监测与复审: 强调了对不进行现场检查的设施进行定期复审的重要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专员):必读。应根据文件要求,更新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所有操作符合GMP和GPG要求。
  • 注册(注册专员):必读。需了解文件中对血液机构和血浆仓库的监管要求,以便在注册申报时提供相应的支持文件和信息。
  • 研发(研发人员):必读。在开发新的血浆产品或改进工艺时,需遵守文件中的指导原则,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涉及人源血浆收集、检测、储存和运输的生物制品,包括源血浆和回收血浆,主要针对PIC/S成员国的血液机构和血浆仓库,包括医院血库。

文件要点总结:
本文强调了人源血浆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取决于原料血浆和后续的分离过程。特别指出,采集、检测、储存和运输人源血浆至分离公司是生物医药产品制造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文档提供了对血液机构(包括医院血库)的检查准备和执行的指导,以及血浆储存的GMP要求。强调了所有后续步骤(加工/冷冻、储存和运输)应遵循GMP原则,以确保预期的产品质量。文档还补充了两个额外的PIC/S文件,专门针对源血浆机构和血浆仓库的特殊要求,并会根据需要定期更新。在检查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工作人员执行职责的观察、与书面程序的对比以及房间和设备的检查。对于以往检查中发现的相关缺陷及其整改措施应给予特别关注。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质量保证):必须熟悉计算机化系统的风险管理和验证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数据完整性。
  • IT(信息技术):负责计算机化系统的基础设施资格认证和数据安全。
  • 研发:在开发阶段,确保用户需求规格与风险评估和GMP影响相符合。
  • 临床: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计算机化系统时,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所有GMP监管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中药等。适用于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原料药等注册分类。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由国际药品监管机构发布。

文件要点总结:

  1. 风险管理: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应应用风险管理,确保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
  2. 人员协作:流程所有者、系统所有者、授权人员和IT人员之间应有密切合作,明确职责和访问级别。
  3. 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与第三方合作时,必须有正式协议,明确责任,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可靠性。
  4. 系统验证:验证文档应涵盖生命周期相关步骤,包括变更控制记录和偏差报告。
  5. 操作阶段管理:包括数据安全、准确性检查、数据存储、审计追踪、变更和配置管理、定期评估、安全性、事件管理、电子签名、批放行、业务连续性和归档。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质量保证):应全面理解确认和验证的原则,确保质量体系的合规性。
  • 工程:需掌握设备、设施、公用事业系统的确认阶段,以保证工程实施符合GMP要求。
  • 生产:应熟悉工艺验证的要求,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 研发:在产品开发阶段应考虑确认和验证活动,以支持后续的生产和验证工作。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原料药等的制造设施、设备、公用事业和工艺的确认与验证。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由PIC/S发布。

要点总结:

  1. 生命周期管理:强调了在整个产品和工艺生命周期中,通过确认和验证控制关键方面的重要性。
  2. 风险管理:在确认和验证活动中,应应用质量风险管理方法,基于风险评估来决定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
  3. 文档和VMP:所有确认和验证活动都应有良好的文档记录,并在验证主计划(VMP)中明确关键要素。
  4. 工艺验证:包括初始验证、变更后验证、场地转移和持续工艺确认,强调了使用传统方法或持续验证方法的工艺必须证明其稳健性。
  5. 变更控制:任何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重现性的变更都应通过质量体系内的正式变更控制系统进行管理。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
  • 生产
  • 设备维护
  • 环境监测
  • 微生物实验室

工作建议:

  • QA:确保所有生产活动符合GMP要求,监控生产过程,确保无菌操作符合规定。
  • 生产: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执行环境和设备监测计划。
  • 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维护不引入污染,维护后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灭菌。
  • 环境监测: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洁净室符合规定的洁净等级。
  •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微生物测试,包括无菌检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无菌药品的生产,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和疫苗等。适用于原料药、辅料、内包装材料和成品制剂的无菌生产。适用于采用无菌工艺和最终灭菌工艺的产品。发布机构为PIC/S,适用于跨国药企和大型药企。

要点总结:

  1. 无菌药品生产环境:强调了对无菌药品生产环境的控制,包括洁净室的分类和设计,以及对环境监测的具体要求。
  2. 风险管理:提出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用质量风险管理(QRM)的原则,以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的质量风险。
  3. 污染控制策略:要求制定污染控制策略(CCS),以界定关键控制点并评估所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 无菌工艺模拟:对无菌工艺模拟(APS)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验证无菌工艺的有效性。
  5. 质量控制: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对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微生物、微粒和内毒素/热原的控制。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及建议:

  • QA:必读。确保兽药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特别是针对预混料、杀虫剂、含青霉素产品的特殊要求。
  • 生产:必读。关注生产环境控制、交叉污染预防和清洁程序。
  • 注册:必读。了解兽药注册要求,特别是与生产相关的特殊规定。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除免疫药物外的兽药生产,涉及化学药和生物制品,适用于需要兽药注册的各类企业,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和跨国药企。

要点总结:

  1. 预混料生产环境要求:强调生产环境应设计、装备和操作以最小化昆虫和啮齿动物风险,并实施定期的害虫控制计划。
  2. 预混料生产中的交叉污染预防:指出在生产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并通过安装封闭传输系统和除尘设备来促进清洁。
  3. 杀虫剂生产特殊规定:允许在特定区域按批次生产外用杀虫剂,但其他兽药不应在这些区域生产。
  4. 含青霉素兽药的生产要求:虽然不需要专用设施,但必须采取措施避免交叉污染和操作员安全风险。
  5. 样本保留:认可在最终包装中保留大量兽药样本可能不切实际,但必须保留足够代表性的样本,并按指南存储。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必须理解并实施GMP监控和质量保证系统的要求,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定。
  • 生产(Production):需要遵循验证的操作程序,监控生产各阶段,并执行过程控制。
  • 研发(R&D):负责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安全培训,以及特定产品的额外培训。
  • 动物房管理(Animal House Management):确保动物房的设计和管理符合生物安全和清洁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生产免疫兽药的生物制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主要针对跨国药企和大型药企,由PICS发布。

文件要点总结:
本文强调了免疫兽药生产的特殊性,特别是在质量保证系统实施和评估时需考虑的特点。由于涉及动物种类和病原体的多样性,产品种类繁多且生产量通常较低,因此常采用批次生产。生产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同时保护环境和工作人员免受病原体侵害。文件详细阐述了人员培训、生物安全、生产环境设计、设备要求、动物和动物房管理、消毒废物处理、生产过程控制、起始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特别强调了质量保证系统在控制GMP各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对生产过程中监控数据的严格评估和决策记录的必要性。此外,还提到了对生产环境、设备和质量控制的详细规定,包括生物安全级别的确定、设备的消毒和验证、动物房的隔离和清洁要求,以及质量控制中的过程控制和数据监测的重要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质量保证):必读,涉及医用气体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合规性。
  • 生产:必读,涉及医用气体的具体生产操作和设备要求。
  • 研发:必读,涉及活性成分气体的制备和质量要求。
  • 物流:必读,涉及医用气体的运输和储存条件。

工作建议:

  • QA:确保所有生产活动符合GMP要求,监控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 生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气体的制备、充装和标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研发:研究和优化活性成分气体的制备方法,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 物流:确保医用气体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污染。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医用气体的生产,包括活性成分气体和医用气体,适用于化学合成或天然来源的气体,适用于所有遵循PIC/S GMP指南的制药企业。

要点总结:

  1. 生产原则:明确活性成分气体和医用气体的生产界限,连续工艺需整体视为制药领域。
  2. 人员要求:所有相关人员需接受GMP培训,了解产品对患者的重要性和潜在风险。
  3. 场所和设备:生产区域应与非医用气体区域分开,设备设计应防止交叉污染。
  4. 文件记录:记录应详细,确保每批气体的可追溯性,包括产品名称、批号、充装操作等。
  5. 质量控制:每批医用气体需按市场授权要求进行测试和认证,确保符合规格要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必须熟悉GMP缺陷分类指南,以便在检查过程中准确识别和分类缺陷。
  • 注册:了解GMP缺陷分类对注册申报的影响,确保申报材料符合要求。
  • 生产:掌握GMP缺陷分类原则,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等药品的GMP缺陷分类,适用于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等注册分类,由PIC/S发布,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各类企业。

文件要点总结:

  1. GMP缺陷分类目的与范围:旨在实现不同检查机构间GMP缺陷分类的一致性,便于缺陷的统一报告。
  2. 缺陷分类原则:根据风险管理原则,对GMP缺陷进行分类,包括“Critical”、“Major”和“Other”。
  3. 缺陷分类管理工具:提供了支持一致性和客观性分类的管理工具,包括风险增加或减少因素的解释性指导。
  4. 检查机构应对措施:针对“Critical”和“Major”缺陷,检查机构应采取相应的合规和执法措施。
  5. 沟通与信息共享:增强沟通、信息共享和科学交流,提高监管评估和决策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部门):负责确保所有操作符合GMP标准,监控质量体系的实施和维护。
  • QC(质量控制部门):负责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实验室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符合规定标准。
  • 血库管理(血库):负责血液和血液成分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分发。
  • 研发(研发部门):在开发新概念或新技术时,确保至少达到本指南设定的标准。
  • 注册(注册部门):负责进口血液和血液成分时,确保符合进口国家的质量体系要求。

工作建议:

  • QA:定期审查和更新质量体系,确保所有关键流程符合GMP标准。
  • QC:执行实验室测试时,遵循验证过的测试程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血库管理:确保血液和血液成分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分发过程中,遵循GMP原则。
  • 研发:在开发新流程或技术时,进行验证和风险评估,确保至少达到本指南的标准。
  • 注册:在进口血液和血液成分时,评估和确认供应国的质量体系是否符合进口国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血液机构和医院血库收集、处理、测试、储存和分发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包括用于分馏的血浆),无论是用于输血还是作为进一步加工或生产血浆衍生药品的起始材料。适用于跨国药企、Biotech和CRO/CDMO等企业类别,由PIC/S发布,适用于多个国家和地区。

要点总结:

  1. 质量体系要求:强调每个血液机构应开发并维护基于GMP的质量体系,确保血液和血液成分的质量。
  2. 人员和组织:明确人员应具备足够的数量和资质,以执行相关活动,并接受适当的培训和评估。
  3. 实验室测试和质量控制:所有血液捐赠必须经过测试,以确保满足规格并保障接受者的高水平安全。
  4. 文档和记录:强调良好文档实践的重要性,确保所有影响血液和血液成分质量的活动都有标准操作和记录。
  5. 外包活动管理:外包活动应明确定义,并在书面合同中规定,以保持良好实践原则。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部门):必读
  • 制备部门(制剂部门):必读
  • 研发(药物开发):必读
  • 临床(临床研究部门):必读

工作建议:

  • QA:确保所有制备活动符合GMP要求,监控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
  • 制备部门:根据指南要求,执行药品制备的具体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 研发:在新药开发过程中,考虑制备实践的合规性,确保研发与生产环节的衔接。
  • 临床:在临床试验中,确保使用的药品符合制备指南的要求,保障患者安全。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在医疗机构内制备供直接供应给患者的药品,包括无菌和非无菌液体、乳膏和软膏等,由PIC/S发布,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各类企业。

要点总结:

  1. 质量保证系统:强调了为保护公共卫生,药品需高质量、安全有效,并符合既定的质量要求。
  2. 人员要求:明确了人员应具备与其职能相匹配的资格和培训,以及职责和能力的明确定义。
  3. 无菌制备标准:特别强调了无菌药品制备的环境控制、人员培训和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4. 风险评估:提出了对产品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5. 委托生产和质量控制:规定了委托生产活动的管理原则和质量控制的要求,确保外包服务的质量。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部门):应全面理解并执行文件中关于验证主计划、设备安装与操作确认、非无菌工艺验证、清洁验证的各项要求,确保所有验证活动符合GMP标准。
  • 生产部门:需参与设备安装和操作确认(IQ/OQ),并在非无菌工艺验证中执行相关测试,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 工程部门:负责设备安装阶段的工程技术支持,确保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规格。
  • 研发部门:在工艺验证初期参与确定关键工艺参数,支持工艺优化和验证方案的制定。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包括原料药(APIs)和成品药。涵盖注册分类中的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和原料药。适用于跨国药企、大型药企、Biotech公司、CRO和CDMO等不同企业类别。由PIC/S委员会发布,符合GMP指南。

文件要点总结

  1. 验证主计划(Validation Master Plan):强调了验证工作的多学科方法、时间限制和成本控制,要求详尽规划和结构化方法,明确列出待验证项目和计划时间表。

  2. 设备安装与操作确认(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明确了设备安装和操作确认的原则、目的、定义、范围和内容格式,确保设备按照既定规格正确安装和操作。

  3. 非无菌工艺验证(Non-Sterile Process Validation):包括前瞻性验证、同步验证、回顾性验证和再验证,确保工艺在设计参数内能重复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成品。

  4. 清洁验证(Cleaning Validation):强调了清洁程序的重要性,要求验证清洁程序能去除与前一产品相关的污染物、清洁剂残留和潜在微生物污染。

  5. 变更控制(Change Control):要求建立正式的变更控制系统,确保任何可能影响验证状态的变更都经过审查和记录,以维持系统在验证状态下运行。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PI 007-6 VALIDATION OF ASEPTIC PROCESSES

适用业务范围和企业类型

本文件《PI 007-6 VALIDATION OF ASEPTIC PROCESSES》适用于涉及无菌工艺的药品生产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疫苗和中药等。它涵盖了原料药、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等注册分类,适用于中国、美国、欧盟等监管市场。企业类型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

适用岗位

本文件对以下岗位的工作带来变化:

  • 生产操作人员:需要了解无菌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 质量保证(QA)人员:负责监督无菌工艺的合规性,确保验证工作符合GMP要求。
  • 质量控制(QC)人员:进行无菌检测和环境监测,评估验证数据。
  • 设备维护人员:确保生产设备满足无菌工艺的要求。
  • 培训部门:制定和执行员工关于无菌工艺的培训计划。

以上岗位应将本文件作为“必读”材料。

文件要点总结

无菌工艺验证目的和范围
  • 目的:为无菌工艺验证提供指导,特别针对GMP检查员的培训和公司场所检查的准备。
  • 适用范围:涉及人用和兽用成品剂型的无菌加工,以及无菌标记的原料药的生产商。
验证方法和条件
  • 模拟测试:包括液体、注射用粉末、悬浮液、冻干产品等多种剂型。
  • 测试条件:选择适当的培养基,模拟“最坏情况”,确保测试的代表性和有效性。
数据解读
  • 污染容器检查:评估污染原因,如容器/瓶盖完整性问题。
  • 污染单位数量:根据生产批量设定污染单位数量的限度。
环境和人员监测
  • 监测活动:不应对产品质量构成影响,应反映最坏情况。
员工培训
  • 培训计划:包括微生物学基础、GMP原则、卫生、无菌连接等。
无菌制造验证的其他重要因素
  • 容器/瓶盖完整性测试:确保容器/瓶盖配置的完整性。
  • 清洁和消毒:验证消毒剂的效果和接触时间。
  • 过滤器验证:包括微生物挑战测试,以模拟“最坏情况”的生产条件。
修订历史
  • 文件自1999年首次采用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以反映技术进步和监管要求的变化。

本解读旨在为药企法规事务专员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无菌工艺的合规性和产品质量。

岗位必读建议:

  • QA(质量保证专员):确保对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和操作符合GMP要求。
  • IT(信息技术专员):负责计算机化系统的实施、维护和安全管理。
  • 研发(研发人员):参与用户需求规格书(URS)的编写和确认。
  • 生产(生产管理人员):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经过适当验证。
  • 临床(临床研究协调员):监控临床试验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制药行业中的化学药、生物制品、原料药等,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不同企业类别。发布机构包括中国、美国、欧盟等。

要点总结:

  1. 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强调了对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要求,包括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控制。
  2. 用户需求规格书(URS):明确了URS的重要性,作为系统开发和验证的基础。
  3. 供应商审计与质量管理体系(QMS):规定了对供应商的审计要求和QMS的符合性,以确保软件和硬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数据完整性与安全性:强调了数据的保护、备份和审计追踪的重要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 系统变更管理:规定了对系统变更的控制和管理,包括紧急变更和非计划变更的处理流程。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
  • QC(质量控制)
  • 生产
  • 研发

工作建议:

  • QA:确保所有无菌测试流程符合GMP要求,并对测试设施进行定期审计。
  • QC:执行无菌测试,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实施适当的无菌操作,以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 研发:在产品开发阶段考虑无菌测试的要求,并在设计中纳入相应的控制措施。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欧洲药典规定的无菌药品的无菌测试,包括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适用于遵循PIC/S GMP指南的制药企业,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

文件要点:

  1. 无菌测试设施:强调在符合GMP标准的洁净室环境中进行无菌测试,包括对洁净室设计、空气供应、气压差、空气锁和无菌更衣的要求。
  2. 人员培训:规定无菌测试应由经过培训、合格并认证的人员执行,包括对测试和控制容器的检查。
  3. 环境监测:要求在操作条件下进行环境微生物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以便于趋势分析。
  4. 无菌测试细节:详细说明了采样、测试方法、培养基类型和制造、孵化期、阴性和阳性测试控制的要求。
  5. 结果解释和重复测试:明确了无菌测试结果的解释标准和在特定条件下允许重复测试的情况。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指南:

  • 血浆仓库管理:负责血浆仓库的日常运营和合规性。
  • 质量保证(QA):确保血浆仓库的运营符合监管要求。
  • 注册:负责血浆仓库相关文件的注册和更新。

工作建议:

  • 血浆仓库管理:确保所有操作和程序符合PIC/S指南,并定期更新血浆仓库设施主文件(SMF-PW)。
  • 质量保证(QA):审核SMF-PW,确保所有相关文件和程序符合监管要求。
  • 注册:在提交SMF-PW给监管机构前,检查所有必需的文件和更新是否齐全。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血浆仓库,不特定于药品类型或注册分类,由PIC/S委员会发布,适用于跨国药企、Biotech等各类企业。

文件要点总结:

  1. 文件目的:为公司创建血浆仓库活动的基本信息,以协助规划和执行检查。
  2. 文件构成:包括血浆仓库的组织结构、平面图、质量保证手册等关键文件。
  3. 文件提交:应在检查前大约六周完成SMF-PW,并在检查前四周提交给监管机构。
  4. 文件更新:SMF-PW将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定期更新。
  5. 检查报告:SMF-PW是检查报告的一部分,有助于高效规划和执行检查。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质量保证):应全面理解文件内容,确保实验室操作符合GMP标准。
  • QC实验室人员:需熟悉文件中的Aide-Memoire,以指导日常质量控制工作。
  • 注册部门:了解文件要求,以确保注册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 管理层:掌握文件要点,以指导企业合规策略和资源配置。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涉及成品药、中间体、起始物料及过程控制的药品质控实验室的GMP检查。适用于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各类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由PIC/S委员会发布,适用于跨国药企、Biotech公司、CRO和CDMO等。

文件要点总结:

  1. 检查目的与指导:明确了Aide-Memoire旨在提升检查员对GMP检查的理解和执行效率。
  2. 检查范围:涵盖了成品药检测实验室,包括对起始物料、中间体和过程控制的评估。
  3. 检查内容详述:包含9个表格,详细列出了GMP检查中应调查的一般主题和项目。
  4. 质量保证系统:强调了QA系统的重要性,包括供应商质量保证、自检、趋势分析和变更控制。
  5. 数据追踪与电子文档:规定了材料、样品的追踪性,以及电子文档和计算机系统控制的要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法规指南解读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
  • 生产
  • 研发
  • 注册

工作建议:

  • QA:确保原料药检查流程符合GMP要求,监督实施。
  • 生产:按照检查要素准备和执行原料药生产。
  • 研发:在原料药开发阶段考虑检查要求,确保可检查性。
  • 注册:了解监管要求,确保注册文件符合检查标准。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原料药(APIs)的生产检查,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等,特别关注多功能设施和最终生产步骤的污染控制。适用于遵循PIC/S指导的成员国,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

要点总结:

  1. 原料药检查准备:强调检查前对生产场地、产品、流程和设备的详细了解,包括API的分类、预期用途、生产批量等。

  2. 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内部审计、变更控制、偏差处理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 厂房和设施:对原料药生产环境的控制,包括储罐区、清洁室、控制室等特定区域的管理,以及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4. 工艺设备:虽然本部分内容将在下一版修订中制定,但强调了对工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

  5. 文件和记录: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文件和记录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原料药生产全过程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监控质量体系运行。
  • QC(质量控制):负责原料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生产:负责按照GMP要求进行原料药的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合规。
  • 工程:负责厂房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符合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领域的原料药生产,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发布机构为国际通用标准。

文件要点总结:
原料药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调了从质量管理到生产控制的全过程管理。首先,文件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机构职责,特别强调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定了自检、产品质量回顾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人员方面,规定了资质、培训和卫生要求,确保员工符合岗位需求。厂房与设施章节详细规定了设计建造、公用设施和特殊隔离要求,以保证生产环境的适宜性。设备章节则涉及设计建造、维护保养、校准和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文件还特别提到了无菌原料药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工艺、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这些都是确保原料药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取自“https://login.shilinx.com/wiki/index.php?title=PICS_2023%E5%B9%B4%E6%8A%A5%EF%BC%9A%E5%93%AA%E4%BA%9B_GMP_%E6%96%87%E4%BB%B6%E5%9C%A8%E4%BF%AE%E8%AE%A2%EF%BC%8C%E4%BF%AE%E8%AE%A2%E8%BF%9B%E5%B1%95%E5%A6%82%E4%BD%95”
上一页: 课前热身:第一封_CAR-T_临床研究的“基本”警告信
下一页: 加速不等于获益,学界探讨_FDA_加速批准与_NCCN_指南的利弊得失
相关内容
相关新闻
  • PICS 最新 GMP 指南增加附录...
  • IPEM 课程 加入PICS 对药企...
  • 检查、指南、互认,EMA发布GMP...
  • PICS年报亮点:中国申请加入,...
  • PICS 拟拆分 GMP 附录 2 ...
热点新闻
  • ICH 发布新 Q1 稳定性指南...
  • 【直播】25年4月全球法规月报...
  • 【识林新文章】中国无菌附录对...
  • 【识林新工具】AI知识助手,AI...
  • VHP(过氧化氢蒸汽)的“脆弱...

 反馈意见

Copyright ©2011-2025 shili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识林网站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650号-2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78号
请登录APP查看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