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欧洲药品短缺:激励生产重返欧洲,摆脱对中国印度的依赖
出自识林
欧洲药品短缺:激励生产重返欧洲,摆脱对中国印度的依赖
2020-07-17
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最近通过了一项关于解决欧盟持续存在的药品短缺问题的草案报告 ,希望通过报告中的措施激励更多企业在欧洲生产并更好地协调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委员会于 7 月 14 日对报告草案进行了投票,79 票赞成,1 票反对,0 票弃权。最终报告可能会在 9 月份左右发布。
报告中指出,药品短缺一直是一个持续的问题,但 COVID-19 危机使问题更加恶化,并凸显了欧盟对第三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依赖。报告要求欧洲委员会(EC)使用即将出台的药品战略来解决欧洲安全药物的可用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为了“回归”到更加独立的医疗保健领域,并减少对第三国的依赖,委员会建议按照国家援助规则引入经济激励措施,以说服生产商在欧洲生产活性药物成分和成品制剂。委员会还希望成员国之间加强协作,这意味着分享库存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制定协调战略,并进一步使用欧盟联合采购。此外,委员会还呼吁 EC 建立欧洲战略药物应急储备,该储备应“起到紧急欧洲药房的作用,以尽量减少短缺。”这可能类似于在 COVID-19 大流行中用于储备医疗设备和防护口罩的 RescEU 机制。
根据报告,容易生产的成熟化学药品特别短缺。报告表示,“短缺的数量在 2000 年至 2018 年之间增加了 20 倍,自 2008 年以来增加了 12 倍,使患者处于相当大的风险中,并损害了成员国的医疗服务质量。”报告指出,癌症治疗药、抗生素、疫苗、麻醉药以及高血压、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特别短缺。
报告承认,造成短缺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生产和质量问题,以及由于供应链问题、病毒性流行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需求高峰。但是,“毫无疑问,生产原料药和成品制剂的工厂的搬迁已大大削弱了成员国的独立自主权。”报告提到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调查结果,数据表明在欧盟销售的药品中有 40% 是从非欧盟国家进口的,而 60-80% 的原料药是在印度或中国生产的。
此外,价格压制和需求增加意味着供应已经集中,在许多情况下,一种化合物仅能从亚洲的两个或三个供应商处买到。没有替代来源,生产问题将导致供应中断。
报告指出,“随着当前大流行的爆发,欧盟独立自主权的丧失变得极为突出。虽然医疗保健是成员国事务,但根据欧盟条约第 168 条,欧盟有责任协调和补充国家措施,以确保为欧洲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保护他们免受对其健康的威胁,改善监督措施以及对流行病和生物恐怖主义的准备程度,并增强应对新的卫生挑战(如气候变化)的能力。”
欧洲医疗分配协会(GIRP)表示,针对这一报告的投票“是朝着解决欧洲层面的问题而迈出的一步。”GIRP 呼吁实施预警系统以监测短缺情况。“GIRP 还坚持认为有必要将从制药商、全面医疗保健分销商、药剂师、医院到处方医生和国家主管部门在内的所有供应链利益相关者都包括在内。MAH(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向国家主管部门报告的同时,也向全面医疗保健分销商及早通知潜在和已确认的短缺,对于优化可用药物的分配至关重要。”
整理:识林-椒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 admin@shilinx.com 。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原料药生产全过程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监控质量体系运行。
- QC(质量控制):负责原料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生产:负责按照GMP要求进行原料药的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合规。
- 工程:负责厂房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符合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领域的原料药生产,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发布机构为国际通用标准。 文件要点总结: 原料药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调了从质量管理到生产控制的全过程管理。首先,文件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机构职责,特别强调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定了自检、产品质量回顾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人员方面,规定了资质、培训和卫生要求,确保员工符合岗位需求。厂房与设施章节详细规定了设计建造、公用设施和特殊隔离要求,以保证生产环境的适宜性。设备章节则涉及设计建造、维护保养、校准和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文件还特别提到了无菌原料药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工艺、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这些都是确保原料药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