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
查找内容:
替换为:
全部替换
插入链接
链接网址:
链接显示标题:
请选择网址类型
点我插入链接
插入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显示标题:
请选择文件类型
点我插入文件
发现错误 发表观点

原文内容

反馈意见

提交 正在提交..... 反馈历史

复制下面的地址分享给好友

确定 正在提交.....
train

你好,

关闭
提交 重做 重新开始 关闭
跳转
  • 新建同级
  • 新建子级
  • 删除
  • 重命名
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公开

取消 确定

1. 基本信息
姓名:
企业:
职位:
联系方式:
邮箱:
2. 请在此填写您的问题,我们将优先安排答疑
提交

报名成功!
课程观看链接如下:
请添加课程助理微信,获得更多信息:
确认
确定
取消 确认

识林

  •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 主题词库
  • 帮助中心
  •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 30天免登录

    忘记密码?

【周末杂谈】关税数字背后的名堂

首页 > 资讯 > 【周末杂谈】关税数字背后的名堂

页面比对

出自识林

【周末杂谈】关税数字背后的名堂
页面比对
笔记

2025-04-13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征税145% 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可能只是14.5%

美国《华尔街日报》这周五社论中有这样一段话:“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 4,390 亿美元的商品,如果将其乘以145%的关税,你就能感受到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受到的打击”。

这话没错,但容易被误解。

坦白地说:笔者一直是感性地理解这类话的。但最近才意识到,感性的理解是不准确的。笔者怀疑社论可能知道多数读者会误解的,目的是让读者产生对145%关税的恐惧感,从而给政府施压。

道理如下。

《华尔街日报》的读者多数是商品的消费者,容易以为征收145%关税后,购买商品的价格会相应地增加145%,贵多了!

但事实是:关税是针对进口商品的口岸价、而不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零售价征收的。由于零售价往往远高于口岸价,对前者高征税,未必对后者有大影响。

例如,北京大学IPEM研究生项目讲师 Garth Boehm博士曾在课堂上讲:印度和中国出口美国的仿制药,零售价可以10倍于口岸价。假想在征税前,口岸价是每片1美元,零售价是每片10美元。征税145%后,口岸价变为每片2.45美元。对于在美国派送和销售药品的商家而言,这相当于每片成本增加了1.45美元。若是商家欲将成本增加转嫁给消费者,只需在销售上每片加价1.45美元,即每片的新卖价为11.45美元。相对于10美元的原价而言,这相当于涨价14.5%。

也就是说,消费者的感受只是关税的区区十分之一。

一般情况下,若:零售价与口岸价的比值(加价比)是A,关税为X%, 关税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全部转嫁给消费者,则关税所带来的零售价增幅是:(X/A)%。加价比越高(即A >> 1)的商品,其承受关税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弱。例如,如果A=2,X%=145%,则零售价增幅为72.5%,虽然很高,仍远低于145%。

上述讨论有个隐含的假设,即关税是由美方商家(可简称为“进口商”)付的。这个假设通常是成立的。但关税提高会导致零售价增加,进而导致销量下降,造成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最终导致美方进口商停止进口商品。这对出口商和进口商,都是不愿意看到的结局。这种情况下,进口商和出口商可通过协商,同意按一定的比例,分担增税的压力,也就是让出口商为进口商付部分关税。例:若是双方平分关税,且美方继续将其所负担的一半关税全部转嫁给消费者的话,则商品零售价的增幅是(X/2A)%。若A=2,X%=145%,零售价的增幅可以降低一半,从72.5% 降到36.2%。

至于出口商能否与进口商分担关税,这要看出口商自身的利润空间了。在不亏钱的前提下,出口商最大关税分担能力就是其利润空间。设想,若每片药的成本是0.5美元,口岸价是每片1美元,每片药就有0.5美元的利润空间。若是与进口商平分关税的话,当关税高于100%时,出口商就开始亏损了。若是利润空间很大,每片成本只有0.1美元,则每片有0.9美元的利润空间。只有当关税增到180%时,才开始亏损。对于竞争激烈的仿制药,出口商的利润空间很薄,分担关税的能力弱。

本文的简单计算,均属简化的理想情况,忽略了很多其它因素和环节。举例仿制药,只是为了叙事方便。但上述基于进口商和出口商各自利润空间的分析方法,应是具有一般性的。

榆木疙瘩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取自“https://login.shilinx.com/wiki/index.php?title=%E3%80%90%E5%91%A8%E6%9C%AB%E6%9D%82%E8%B0%88%E3%80%91%E5%85%B3%E7%A8%8E%E6%95%B0%E5%AD%97%E8%83%8C%E5%90%8E%E7%9A%84%E5%90%8D%E5%A0%82”
上一页: Nature_文章简述_AI_促进药物发现的四个方向
下一页: 学习_“药典文献汇编”_迎接新版药典实施
相关内容
热点新闻
  • ICH 发布新 Q1 稳定性指南...
  • 【直播】25年4月全球法规月报...
  • 【识林新文章】中国无菌附录对...
  • VHP(过氧化氢蒸汽)的“脆弱...
  • FDA 宣布扩大对国外生产设施...

 反馈意见

Copyright ©2011-2025 shili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识林网站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650号-2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78号
请登录APP查看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