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PDA 发布质量文化评估标准,提供指导文件、模型和工具
出自识林
PDA 发布质量文化评估标准,提供指导文件、模型和工具
2025-03-13
2月26日,美国非肠道药物协会(PDA)联合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正式发布了PDA/ANSI标准06-2025《质量文化评估:质量文化指导文件、模型和工具》。这一新标准为制药和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评估和理解质量文化的指导框架,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成熟的质量文化。
该标准详细阐述了构建成熟质量文化的核心的五个关键要素,即
- 领导承诺(Leadership Commitment)
- 沟通与协作(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 员工所有权与参与度(Employee Ownership and Engagement)
- 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 技术卓越性(Technical Excellence)
PDA期望通过这些要素的评估,企业能够更好地与健康监管机构的期望保持一致,并将质量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
PDA以及ISPE都非常关注质量文化议题,提供了多个指南或报告帮助企业建立并贯彻良好的质量文化。识林的【质量文化】主题词中也有许多法规指南、文献资讯和课程可供参考。
监管机构如何看待质量文化概念
“质量文化”虽未出现在中美欧等主流药品监管机构发布的法规指南标题中,但频频见于各类官方文件。
例如我国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2023)中就提及“鼓励企业构建先进质量文化。贯彻质量文化建设标准,指导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提炼质量文化并大力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
FDA的《数据可靠性与药品 CGMP 合规问答》(2018)中,“...在预防和纠正可能导致数据可靠性问题的情况方面,管理层对这些策略的参与度和影响性至关重要。行政管理层的职责是创造一种质量文化,让员工明白数据可靠性是组织的核心价值,并鼓励员工识别并及时报告数据可靠性问题。在缺乏管理层支持的质量文化中,质量系统可能崩溃并导致CGMP不合规。”
EMA的《GMP 数据可靠性问答》(2016)中,“推动质量文化建设以及实施确保数据完整性的组织和技术措施是高级管理层的责任。这需要公司内部各级员工、公司的供应商以及分销商的参与和承诺。”
PIC/S的《GMP/GDP 监管环境中数据管理和可靠性的良好实践》(2021)中的6.3章节标题即是“质量文化”,要求“管理层应致力于营造一种透明开放的工作环境(即质量文化),鼓励员工自由交流失败和错误,包括潜在的数据可靠性问题,以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的报告结构应允许信息在各级人员之间流动。”并给出质量文化的定义,“(质量文化)是管理层、团队负责人、质量人员以及所有有助于营造一种确保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的质量文化的人员一致表现出的价值观、信念、思维和行为的集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国外药监部门不约而同,都是在“数据可靠性”相关文件中强调“质量文化”。
此外,ICH的E6,即GCP指南中也引入了“质量文化”的概念。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
笔者与识林会员交流中可以感受到,药企质量管理者们大都不否认“质量文化”的存在,许多时候对于企业质量文化的好坏也有清晰的认知。但对于务实的质量人来说,质量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层面,仅仅作为会议和课程中的空泛的概念。大家都想打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然而常见的问题是,“那到底该怎么做呢?”
除了上述PDA和ISPE提供的各类具体指南,还有另一领域有大量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参考,那就是“企业文化”领域。作为组织文化概念最重要的一个分支,“企业文化”事实上包含了作为企业业务一部分的“质量文化”。而前者已是西方管理学者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企业已有大量实践经验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快速增强,许多人开始慎重审视日本企业的管理,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开始对企业文化或组织文化投入了相当大的研究热情。
这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家是被誉为“企业文化理论之父”的埃德加·沙因(Edgar H. Schein),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文化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文化的同化过程提出了独创的见解。
沙因博士将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
- 表层:器物(Artifacts)— 可以观察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如企业的办公布局、文件、标语等可见特征。
- 中层:价值观(Espoused Values)— 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经营哲学。
- 深层:基本假设(Basic Assumptions)— 意识不到却深入人心的信念、知觉、思想和感觉,是组织成员普遍接受的、无须言明的基本信念和世界观。
沙因博士在其著述中针对这三个层次提出了大量实操方法,例如表层的文件体系和标语,中层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公开讨论和制定,但他认为最重要也是最难以影响的,仍然是最深层的基本假设,这通常体现在企业领导人日常的言行,以及针对重大事件作出的关键决策中,也正是PDA这份标准中提出的质量文化第一要素,即“领导承诺”。
影响深远的文化问题:波音的教训
识林周末杂谈曾探讨波音公司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惨痛教训。读者可结合上述“三个层次”审视“文化”是如何影响质量的。
波音公司近年来安全事故不断。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两架波音737 MAX客机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上空坠毁,造成346人死亡。随即,全球所有该型号客机,共387架,停飞长达21个月。为恢复公众的信任,在停机调查18个月后,时任美国民航总局局长、退役空军F-15战斗机驾驶员Stephen Dickson亲自驾机试飞。3个月后,2020年12月,737 MAX开始在全球复航。可惜好景不长,2024年初,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737 MAX在美国上空飞行时,客舱门突然脱落。幸好门旁座位上无乘客,且事发在飞机起飞后10分钟,高度尚只有5000米而不是10000米的巡航高度,虽有人受伤,但无死亡。民航总局随即停飞了171架相同类型的飞机,造成大范围的航班延误,使民众出行多有不便。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架崭新的飞机,2023年10月波音交货,11月验收通过。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在事故后对同类型飞机的普查中发现,门塞嵌板上的螺栓存在松动问题。当客机增加座椅数量时,波音会在原为紧急出口的地方换上这样的门塞。
1916年创始后的80多年间,波音像是个工程师协会。公司高管还拥有技术专利,并参与设计机翼。工程师们会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工程和安全是公司的母语。波音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家工程而不是财务驱动型公司。但这一切,都在1997-2001年间改变了。1997年,美国两家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和麦道合并,财务驱动型的麦道在日常管理中获得主导权。2001年,波音决定将总部从位于西雅图安静的郊区迁到繁华的芝加哥市中心,在公司管理层的500余人与西雅图40000多工程人员之间,人为地拉开了2600公里的距离。
时任波音高管、前麦道CEO、后来成为波音CEO的Harry Stonecipher的话,为这场文化变革立下了基调,“人们说我改变了波音文化。这正是我的意图。我要让它像一家商业企业而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来运作”。
识林-实木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
- QC(质量控制)
- IT(信息技术)
- 生产
- 研发
- 注册
工作建议: - QA:确保数据完整性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符合EU GMP要求。
- QC:在数据处理和报告中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 IT:与业务流程所有者合作,确保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符合数据完整性要求。
- 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措施,以防止数据的非授权修改。
- 研发:在研发阶段就开始考虑数据完整性,确保研究数据的可靠性。
- 注册:在药品注册过程中,确保提交的数据符合数据完整性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原料药及制剂形式。适用于在欧盟注册的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CRO和CDMO等企业。 文件要点: - 数据完整性基础:强调了数据完整性是制药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手动和电子系统。
- 数据风险评估:应当考虑数据在生成、处理、报告、检查、用于决策、存储和最终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脆弱性。
- 数据关键性评估:明确了数据对决策的影响和对产品质量或安全的影响。
-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规定了在数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应考虑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 数据完整性的期望:强调了ALCOA原则(可归属、清晰、同时、原始、准确)在电子数据和纸质记录中的应用。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QA:需深入理解数据完整性在CGMP中的重要性,并确保所有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生产:应了解CGMP工作流程的验证要求,以及如何通过验证确保生产记录的准确性。
- 研发:需掌握数据完整性的概念,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 信息技术:应熟悉CGMP计算机系统的访问限制和数据安全要求。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药品CGMP,由美国FDA发布,适用于所有在美国市场运营的药企,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 要点总结: - 数据完整性的定义与重要性:强调数据完整性(ALCOA)对于确保药品安全、效力和质量的重要性。
- CGMP记录的术语解释:明确了数据完整性、元数据、审计追踪等关键术语在CGMP记录中的具体含义。
- 计算机系统验证:规定了CGMP工作流程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验证要求,以及如何通过系统设计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 审计追踪的审查:强调了审计追踪的重要性,以及审查审计追踪的频率和责任人。
- 数据完整性问题的处理:提出了FDA对数据完整性问题的看法,包括调查、风险评估和纠正措施。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 临床(Clinical):必读,负责临床试验的规划、执行和监督,确保合规性。
- 注册(Regulatory Affairs):必读,负责监管文件的准备和提交,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 质量保证(QA):必读,负责监督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
工作建议: - 临床:确保所有临床试验操作符合E6(R3)的最新要求,及时更新SOPs。
- 注册:在文件准备和提交过程中,特别关注E6(R3)中的变化和新增要求。
- 质量保证:对临床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审查,确保符合E6(R3)规定。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等,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各类企业。 文件要点总结: - 临床试验伦理要求:明确了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强调保护受试者权益。
- 试验设计和实施:规定了临床试验设计和实施的具体要求,包括试验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 数据管理和记录:强调了临床试验中数据管理和记录的重要性,要求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监查和稽查:新增了监查和稽查的详细要求,以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和合规性。
- 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建立和维护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临床试验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数据管理专员(DM):深入理解数据治理系统,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符合GMP/GDP要求。
- 质量保证专员(QA):掌握数据完整性管理的原则和实践,监督数据生成、处理和记录的合规性。
- 质量控制专员(QC):确保实验数据和相关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 信息技术专员(IT):理解计算机化系统的数据完整性要求,参与系统验证和数据安全措施的实施。
- 生产管理人员:了解数据完整性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确保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准确记录和保护。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GMP/GDP监管环境中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和原料药。适用对象包括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提供外包服务的CRO和CDMO等。发布机构为PIC/S,涵盖了药品生产和分销的各个阶段。 文件要点总结: - 数据治理系统:强调了数据治理系统在确保数据完整性中的重要性,包括数据所有权、风险管理和系统审查。
- 组织文化与数据完整性:明确了组织文化、政策和员工行为对数据完整性管理的影响。
- 数据完整性原则:概述了ALCOA+原则,包括数据的可归属性、清晰可辨、同步性、原始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持久性和可用性。
- 纸质与电子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分别讨论了纸质基础系统和计算机化系统在数据完整性方面的特定考虑。
- 外包活动的数据完整性:强调了供应链中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性,以及对外包活动的数据完整性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