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FDA 指南草案深入探讨肿瘤药临床 OS 评估
出自识林
FDA 指南草案深入探讨肿瘤药临床 OS 评估
2025-08-27
8月18日,FDA发布《肿瘤临床试验中总生存期的评估方法》 的指南文件草案,征求意见截至10月20日。
总生存期(OS )既是疗效终点,也是安全性终点。一方面,特定药物的治疗效益可能对OS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药物的毒性可能对OS产生消极影响。OS是一个客观且具有临床意义的终点,能够被简单且精确地测量。在肿瘤药物领域,OS被视为“金标准”终点,因为延长生命对于危及生命的疾病具有明显的内在价值。
经查识林主题词【总生存期 】和识林数据库可知,CDE分别在2012年5月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 和2020年12月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统计学设计指导原则(试行)》 中探讨OS,EMA的相关指南是2020年11月的《抗肿瘤药临床评估指南》 (Guideline on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anticancer medicinal products)。这些指南在原则上与FDA新指南并无显著差异,但后者专门探讨OS,更加全面而细致,值得我国肿瘤药创新药企业关注。
有国外专家将这份指南与FDA的关键人员变动联系起来。指南发布距离生物制品审评与研究中心(CBER)主任Vinay Prasad意外回归 不到两周。Prasad此前曾主张优先考虑OS。他在3月(当时尚未被任命为CBER主任)发表于《自然综述临床肿瘤学》(Nature Review Clinical Oncology)的一篇文章 中指出,使用替代终点 进行审批是在审批速度和患者治疗不确定性之间进行权衡。
无论是否作为主要终点,FDA仍建议收集OS数据
FDA强调在可行的前提下应优先将OS作为主要终点 。其中,自然病程较短的肿瘤疾病(如转移性胰腺癌)、后线治疗疾病的情况,或已知其他疗法能够延长疾病患者的OS且需要证明这种生存优势得到保持或改善的情况,OS作为主要终点最为合适。
但FDA也认可在某些情形中将OS作为主要终点往往不切实际或不可行。例如,在一些惰性疾病或疗效极佳从而生存时间较长的疾病中,以OS为主要终点来证明优效性所需的随访时间可能过长。此外,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组 来证明试验治疗在至事件发生时间终点上的改善,在单臂试验 中,OS可能不适用。尽管OS是一个客观的测量指标,但其结果及其解释可能受到交叉(crossover)、后续治疗和其他伴发事件 的影响。
当在肿瘤随机试验中以其他终点(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 或无事件生存期 )为主要终点时,FDA仍然建议收集并提交OS数据。在某些情况下,OS可能作为预先指定的假设检验 计划中的次要终点 ,以允许进行正式的统计检验进行疗效评估,这包括控制整体研究的I型错误率。或者,FDA可采用描述性方式,将OS作为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FDA指出,在一些药物开发项目中,早期疗效终点(如缓解率、微小残留病或无进展生存期)与OS之间观察到不一致的结果,因其抗肿瘤活性的获益被相关毒性所抵消,这可通过OS下降表现出来。这些例子显示出将OS作为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的重要性。
FDA的具体建议是,当在随机肿瘤临床试验中OS不是主要或次要疗效终点时,申办方应制订一个预定计划,将OS作为安全性终点进行评估,目的是评估治疗干预可能造成的潜在伤害。申办方应与FDA沟通其在临床方案和统计分析计划(SAP)中包含OS分析的计划。
从临床设计、统计、亚组和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指导
临床设计方面,所有随机肿瘤临床试验都应评估OS,以充分评估潜在的伤害风险。OS可作为主要或次要疗效终点,并包含在正式的检验计划中。无论是否作为疗效终点,都应预先确定安全性分析计划以评估潜在伤害。中期分析应包含在临床试验方案 和SAP中,以评估无效性或伤害性。方案规定的交叉可能影响OS结果的解释,应谨慎使用,尤其在治疗选择有限时。不等比例随机化 可能降低OS差异评估的精确度。申办方应制定计划,尽量减少OS评估中的缺失数据,所有随机参与者都应继续随访OS,即使治疗中断或退出研究。若预期存在非比例风险,研究设计应考虑长期数据收集,并基于合理假设进行样本量 和功效计算。
统计分析方面,指南阐述了事先指定、伤害评估以及事后分析(post-hoc)的考虑。申办方应在知晓任何研究结果或数据揭盲 之前,在临床试验方案或伴随的单独文件(例如SAP)中事先指定OS的统计分析。如果方案和SAP未能充分描述评估、测量或分析OS的计划,则OS的评估可能被视为事后分析。此外,FDA还将那些超出SAP预先指定范围的OS附加分析视为事后分析,且用于探索性目的(例如用于假设生成)。
对于OS在亚组中评估的考虑,根据先前信息,可能已知某些患者亚组的OS效应在亚组间有所不同,例如生物标志物 定义的亚组或易受不良事件 影响的人群。如果这些亚组未在研究方案或SAP中预先指定,FDA认为随后对这些亚组的分析属于事后分析。
监管决策方面,对于支持审评的试验,SAP应指定在主要终点的主要分析时(如果主要终点不是OS)进行OS分析以评估潜在伤害。如果OS结果存在显著不确定性,但疗效得到中间临床终点的支持,加速批准可能是适合的。当有足够稳健且可解释的OS结果可用时,可以考虑传统批准。如果在批准时OS数据尚未成熟,FDA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上市后要求(PMR)或上市后承诺(PMC)要求申办方提供额外的上市后OS数据。
识林-实木
识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适用岗位:
“临床”(负责设计和执行临床试验,必须理解OS作为终点的考量) “注册”(负责药品和生物制品的市场批准申请,需了解OS数据对注册决策的影响) “QA”(确保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符合FDA指南要求,包括OS评估) 工作建议:
“临床”:在设计临床试验时,应优先考虑将OS作为主要终点,并在试验方案中预设OS的评估计划,包括中期分析和最终分析的时间点。 “注册”:在准备市场批准申请时,应收集和提交OS数据,即使OS不是主要终点,也应在假设检验计划中包含OS,以评估疗效。 “QA”:监督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执行,确保所有关于OS的评估都遵循预设的统计分析计划,并符合FDA的指导原则。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包括药物和生物产品),针对创新药或仿制药的注册分类,由美国FDA发布,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
要点总结: FDA指南草案强调,在肿瘤临床试验中,总生存期(OS)作为疗效和安全性终点的重要性。推荐在可能的情况下将OS作为主要终点,并在试验设计中预设OS的评估计划。当OS不是主要终点时,FDA建议收集并提交OS数据,并在统计分析计划中包括对OS的预设安全分析,以评估潜在的伤害。指南详细讨论了OS的试验设计考虑,包括中期分析的时机、交叉治疗的影响以及数据收集的计划。在统计分析方面,强调了预设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对OS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rank测试。此外,指南还讨论了亚组分析和监管考虑,包括加速审批路径和上市后要求。指南草案不具法律约束力,但提供了FDA对OS评估的当前思考,并鼓励申办方与FDA审阅部门讨论OS分析计划。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及工作建议:
临床(Clin) :必读。在设计临床试验时,需考虑终点的选择与定义,确保试验设计符合指导原则,特别是在选择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等终点时。注册(Reg) :必读。在准备药品上市申请时,需依据该指导原则选择合适的临床试验终点,并在申请文件中明确说明。研发(R&D) :必读。在药物开发早期,需参考该指导原则来评估药物的生物活性和临床获益,为后期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依据。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抗肿瘤新化合物和新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研究,包括化学药和生物制品,主要针对创新药或仿制药,由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适用于Biotech、大型药企、跨国药企等企业类别。
文件要点总结: 本指导原则强调了在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选择终点的重要性,明确了总生存期(OS)作为评价临床获益的直接和可靠指标,同时指出了基于肿瘤测量的终点如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缓解率(ORR)等在特定情况下的适用性。特别提到,当使用替代终点支持药物上市申请时,申请人必须承诺进行上市后临床试验以确证药物的实际临床获益。此外,指导原则还讨论了单臂试验、非劣效性研究以及放疗保护剂和化疗保护剂的试验设计问题,强调了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中减少偏倚的重要性,并提倡使用独立终点审查委员会(IRC)来验证终点指标的评价。最后,指导原则鼓励申请人在申报前与SFDA讨论,以确保临床试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