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
查找内容:
替换为:
全部替换
插入链接
链接网址:
链接显示标题:
请选择网址类型
点我插入链接
插入文件
文件名称:
文件显示标题:
请选择文件类型
点我插入文件
发现错误 发表观点

原文内容

反馈意见

提交 正在提交..... 反馈历史

复制下面的地址分享给好友

确定 正在提交.....
train

你好,

关闭
提交 重做 重新开始 关闭
跳转
  • 新建同级
  • 新建子级
  • 删除
  • 重命名
选择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公开

取消 确定

1. 基本信息
姓名:
企业:
职位:
联系方式:
邮箱:
2. 请在此填写您的问题,我们将优先安排答疑
提交

报名成功!
课程观看链接如下:
请添加课程助理微信,获得更多信息:
确认
确定
取消 确认

识林

  • 知识
  • 视频
  • 社区
  • 政策法规
    • 国内药监
    • FDA
    • EU
    • PIC/S
    • WHO
    • ICH
    • MHRA
    • PMDA
    • TGA
  • 研发注册
    • 概览
    • 监管动态
    • 研究专题
  • 生产质量
    • 概览
    • 监管动态
    • 各国GMP
    • 中国GMP
    • 中国GMP指南(第二版)
    • GMP对比
    • 检查缺陷
    • 研究专题
  • 主题词库
  • 帮助中心
  • 关于识林
    • 识林介绍
    • 识林FAQs
    • 功能介绍
    • 团队诊断
    • 联系我们
  • 30天免登录

    忘记密码?

ICH 新指南草案 Q3E:可提取物与浸出物的控制框架和具体各论

首页 > 资讯 > ICH 新指南草案 Q3E:可提取物与浸出物的控制框架和具体各论

页面比对

出自识林

ICH 新指南草案 Q3E:可提取物与浸出物的控制框架和具体各论
页面比对
笔记

2025-08-15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题图仅作示意用。

8月7日,在2020年发布概念性文件并启动指南编写5年之后,ICH发布了《Q3E 可提取物和浸出物指南》(Q3E Guideline for extractables and leachables)草案。药学研究人员最为关心的Q3 杂质系列指南迎来新成员。

CDE的翻译稿想必将很快推出(会员可收藏“中国 ICH 指南官方翻译和适用公告”页面保持关注),是药企质量研究人员必读,因此在这里仅提示几个重点内容加以关注。

指南的适用范围涵盖CGT和药械组合

指南明确适用于新药品(包括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中浸出物的风险评估和控制。需要上市许可且符合药品或生物制品定义的药械组合产品也在适用范围内;但指南不适用于临床试验样品,除非相关杂质对患者存在高风险。此外,放射性药品也不适用,除非存在特别值得关注的因素。

指南主要关注对象是有机浸出物。虽然指南涵盖了元素分析的推荐方法,但元素浸出物的安全性评估遵循ICH Q3D。

针对特殊情况和生物制品的考量

3.4.1节指出,当使用多个生产组件,且由相同或相似材料制成时,应评估累积的浸出物风险。

另外,尽管在冷冻状态下浸出量极少,但在冷冻之前和解冻之后,仍应评估储存组件/系统的浸出潜力。

在适当时,质量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还应涵盖用于储存液体或半固体原料药(Drug Substance,在本指南语境中包含生物制品原液)的容器中可能产生的浸出物。对于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衍生产品,风险识别和缓解措施还应包括:

  • 评估反应性浸出物与处方成分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如果发现已知的关键质量属性影响,则应考虑潜在的化学修饰机制(例如变性、聚集或降解)。
  • 对于原料药的生产,浸出物可能在最后的纯化步骤中被去除。因此,质量风险评估通常重点关注后续的生产过程。

SCT、TTC和QT的定义与关系

Q3E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研究决策树,但要用好这“树”,需要熟悉指南提出的几个限度定义和分类控制框架。

安全性评估的重点是对超出安全摄入阈值(SCT)的浸出物进行毒理学评估。低于SCT的浸出物的致突变性和非致突变性毒性风险均可忽略不计。安全性评估的结果可用于确定材料中1类浸出物的水平是否可接受,并可在需要时用于设定控制限度。

SCT须考虑致突变性问题以及与替代毒性终点相关的问题,并以暴露量限制性更强的方面为基础。因此,除了暴露量外,SCT还取决于暴露途径和暴露持续时间。对于致突变性问题,ICH M7中描述的毒理学关注阈值(TTC)可适用。对于非致突变性毒性终点,在本指南中使用了界定限(QT,也用于ICH Q3系列其他杂质指南),可被视为在限度以下的潜在非致突变性毒性可忽略不计。SCT是针对特定药品的TTC或QT中的较低值。

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型的QT值是通过审查大约330种潜在浸出物的每日允许暴露量(PDE)得出的。指南表1提供了口服、注射、皮肤/透皮和吸入暴露途径的这些系统安全性阈值(以µg/天表示)的概述。此外,还介绍了用于眼部外用、皮下/皮内、皮肤/透皮和吸入暴露途径的药品中浸出物浓度的局部毒性阈值。对于其他给药途径,可使用本指南中描述的概念来确定可接受的暴露水平。

浸出物分三类,以及具体杂质的各论

某些化合物需要被控制在比既定QT更低的水平,在指南中被归类为1类浸出物。这包括对于致突变性致癌物,根据M7中定义的关注队列(Cohort of Concern)以及1类杂质且可接受摄入量(AI)低于1.5 µg/天的物质;以及如双酚A(BPA)或苯并[a]芘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显著的非致突变性毒性问题,理论上可能在QT水平或以下时仍会对患者安全构成不可忽略的风险。对于这些1类浸出物,最现实的是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浸出这些化合物的材料。

3类浸出物是那些被确定具有相对较低系统毒性效力的化合物,其推导出的长期注射用PDE高于浸出物通常被观察到的水平。如果3类浸出物的每日暴露水平低于1 mg/天,则无需进行额外安全性研究。

介于这两类之间的2类浸出物是那些在常见水平上可能具有相关毒性潜力的化合物。

附录4提供了这三类浸出物的概述,附录6和单独发布的“支持文件”分别提供了1类和3类浸出物的各论。

识林-实木

识林®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
  • 注册(负责药品注册文件的准备和提交)
  • 研发(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杂质评估和控制)
  • 临床(临床试验阶段的药品质量控制)

工作建议:

  • QA:监控药品生产过程中的DNA反应性杂质,确保其控制在可接受的摄入量以下。
  • 注册:在药品注册文件中包含有关DNA反应性杂质的评估和控制策略。
  • 研发:在药物合成和制剂开发过程中,识别和分类可能产生的DNA反应性杂质,并进行风险评估。
  • 临床:确保临床试验用药的质量标准符合ICH M7(R2)的要求,特别是在DNA反应性杂质方面。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新药物质和新药产品,包括临床开发及后续市场申请。不适用于生物技术药物、肽类、寡核苷酸、放射性药物、发酵产品、中药和动植物原始产品。适用于ICH成员国区域的药品注册。

要点总结:

  1. DNA反应性杂质的评估:强调了对药物中DNA反应性(致突变)杂质的评估,以限制潜在的致癌风险。
  2. 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基于阈值的毒理学关注(TTC)概念,用于定义可接受的摄入量,以降低致癌风险。
  3. 控制策略:详细描述了针对工艺相关杂质和降解产物的控制策略,包括基于过程理解和/或分析控制的方法。
  4. 生命周期管理:强调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药品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和控制策略的定期评估。
  5. 临床开发考虑:在临床开发阶段,根据开发阶段的不同,对突变性杂质的可接受摄入量进行了调整,以维持相应的风险水平。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岗位必读建议

  • 研发(R&D): 熟悉元素杂质的分类和安全评估原则,确保药物研发阶段符合PDE要求。
  • 质量保证(QA): 监控元素杂质的风险评估过程和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质量控制(QC): 进行元素杂质的检测和分析,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注册(Regulatory Affairs): 理解法规要求,准备和提交相关的注册文件,确保产品注册合规。

文件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生物制品、疫苗、中药等药品类型,包括创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原料药等注册分类。适用于跨国药企、大型药企、Biotech、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发布机构包括中国、美国、欧盟、印度等。

文件要点总结

  1. 元素杂质分类:根据毒性和在药品中出现的可能性,元素杂质被分为三类,每一类都有特定的考虑因素和控制策略。
  2. 风险评估:提出了基于科学知识和原则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识别潜在来源、评估特定元素杂质的存在,以及总结风险评估过程。
  3. 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了控制元素杂质的不同方法,如修改生产工艺步骤、建立规格限制等。
  4. 分析方法:强调使用适当的程序来确定元素杂质的水平,确保测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鼓励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使用基于科学和风险的方法,以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
  • 注册:负责药品注册文件的准备和提交,需了解药品中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的合规性。
  • 研发:在药品开发过程中需考虑包装材料与药物的相容性,确保浸出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工作建议:

  • QA: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可提取物和浸出物水平,确保符合ICH Q3E指南的要求。
  • 注册:在药品注册文件中包含相关数据,证明产品符合ICH Q3E指南的浸出物标准。
  • 研发:在药品研发阶段进行相关测试,评估包装材料与药物的相容性,减少潜在的浸出物风险。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以及原料药。适用于大型药企、Biotech公司、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发布机构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ICH)。

要点总结:
ICH Q3E指南提供了关于药品中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的支持文件,特别是针对第三类药物浸出物的单行本。指南详细描述了多种化学物质的急性和慢性可接受暴露水平(PDE),包括BHT、Erucamide、Irganox 1310、4-Tert-Amylphenol和橡胶低聚物C21H40等。每种物质均提供了安全概述、毒性研究摘要、以及基于毒理学研究得出的可接受暴露水平计算方法。特别强调了基于实验数据和预测模型的生物利用度调整因子(F6)在计算中的重要性。此外,还讨论了常见脂肪酸(C12-C22)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健康风险的暴露限值,并考虑了脂肪酸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暴露。指南旨在帮助制药企业评估和管理药品中的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确保患者安全。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适用岗位:

  •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文件中关于leachables和extractables的控制措施得到实施,并监督相关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 RA(注册事务):在药品注册过程中,需要参考本文件准备和提交leachables和extractables的相关研究资料。
  • R&D(研发):在新药研发阶段,需依据本文件评估和控制leachables,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 CMC(化学、制造和控制):负责执行leachables和extractables的具体研究工作,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工作建议:

  • QA:制定和更新内部SOP,以符合指南要求,并对相关流程进行审计,确保合规性。
  • RA:在注册文件中包含leachables和extractables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与监管机构沟通以获得批准。
  • R&D:在药物开发早期阶段进行leachables的风险评估,并选择合适的包装和制造组件以最小化风险。
  • CMC:进行leachables和extractables的实验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药品安全性评估。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生物制品、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包括新药产品和需要市场授权的药械组合产品。重点在于有机leachables,不包括元素leachables(由ICH Q3D覆盖)。适用于大型药企、Biotech公司和跨国药企的新药产品,不适用于草药制品和原始未加工的动植物产品。

要点总结:
ICH Q3E指南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和流程,用于评估和控制药品中的leachables,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产品质量。指南强调风险管理,包括识别、分析和评估leachables相关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leachables是可能从制造组件、包装或给药装置中迁移至药品中的化学物质,而extractables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从这些组件中提取的潜在leachables。指南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评估方法,包括对leachables进行分类,并设定了不同的安全阈值。对于Class 1 leachables,需要建立化合物特定的安全限值。对于超过阈值的leachables,需要进行识别、定量和安全评估。指南还强调了在药品生命周期管理中,任何可能影响leachables轮廓或患者暴露的变化都需要重新评估。此外,指南提供了关于如何建立和应用分析评估阈值(AET)和安全关注阈值(SCT)的指导,以及如何进行leachables的分类和安全评估。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必读岗位及工作建议:

  • QA(质量保证):负责确保原料药生产全过程符合质量管理规范,监控质量体系运行。
  • QC(质量控制):负责原料药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生产:负责按照GMP要求进行原料药的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合规。
  • 工程:负责厂房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符合要求。

适用范围:
本文适用于化学药领域的原料药生产,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适用于大型药企、跨国药企以及CRO和CDMO等企业类别,发布机构为国际通用标准。

文件要点总结:
原料药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调了从质量管理到生产控制的全过程管理。首先,文件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机构职责,特别强调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定了自检、产品质量回顾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人员方面,规定了资质、培训和卫生要求,确保员工符合岗位需求。厂房与设施章节详细规定了设计建造、公用设施和特殊隔离要求,以保证生产环境的适宜性。设备章节则涉及设计建造、维护保养、校准和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文件还特别提到了无菌原料药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工艺、厂房设施设备设计、生产过程管理以及环境控制等,这些都是确保原料药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上仅为部分要点,请阅读原文,深入理解监管要求。

取自“https://login.shilinx.com/wiki/index.php?title=ICH_%E6%96%B0%E6%8C%87%E5%8D%97%E8%8D%89%E6%A1%88_Q3E%EF%BC%9A%E5%8F%AF%E6%8F%90%E5%8F%96%E7%89%A9%E4%B8%8E%E6%B5%B8%E5%87%BA%E7%89%A9%E7%9A%84%E6%8E%A7%E5%88%B6%E6%A1%86%E6%9E%B6%E5%92%8C%E5%85%B7%E4%BD%93%E5%90%84%E8%AE%BA”
上一页: 【轻松一刻】这个客户不审计
下一页: FDA_官方开展的仿制药研究课题概要:杂质
相关内容
热点新闻
  • 时隔十年,FDA 更新 API 生...
  • 【直播】25年7月全球法规月报...
  • 【警告信和483】近期重点缺陷...
  • 欧盟 GMP AI 附录22征求意...
  • FDA 发文谈制药质量管理的经...

 反馈意见

Copyright ©2011-2025 shilin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识林网站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650号-2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78号
请登录APP查看
打开APP